与豪车联姻,填补职教空白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开启高职办学新探索
2016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赵桂平

  与其他由多所学校合并成立的职业院校不同,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由一所中专独立晋升而来,2006年在编教职工只有20余人,大专在校生不足千人,既没有人才优势,也没有资金优势。是什么让这所年轻的学校仅用了短短10年时间一跃成为省级特色名校?记者采访获悉,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人独具慧眼,敢于抢抓历史机遇,趁势发展。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烟台汽车工程职院人选择不是等、靠、要,而是着眼学院长远的发展,学院领导带领大家走出“书斋”学经验,走进企业找差距,开启了高职办学道路的长期探索。
  学院作为山东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紧紧依托政府、行业、汽车龙头企业及相关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探索创新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多元化、多形式的“汽车集团化”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
  走出去,引进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作为省市两级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学院借助集团平台,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带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就业渠道。集团成立以来,企业向学院注资已达2700多万元,提供规范化实训基地170家。学院先后与戴姆勒、捷豹路虎、保时捷、巴斯夫、一汽大众、大众金岭、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等28家国内外高端企业合作,合作开发课程70门,举办合作班、定向班42个。每年通过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等形式向成员单位输送优秀毕业生3000多名,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其中,与奔驰以及捷豹路虎、保时捷、巴斯夫等众多豪车品牌公司展开合作,开创了烟台市乃至山东省职业教育的先河,填补了职教名企合作的空白,已经载入了烟台市职业教育的史册。
  除此之外,学校还聚焦以汽车为主线、面向汽车前后市场的专业布局特色。学院紧紧围绕汽车类行业、企业的需求,聚焦汽车前后两大市场,面向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三大行业,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吃苦精神、敬业品质、创新意识的汽车类专业人才,构建了汽车生产、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三大专业群,形成了以汽车类专业为主体的,其他专业聚焦汽车的专业结构布局。
  凸显行业特色,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进行工学结合、实用性强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
  以项目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为抓手,分阶段完成了“6-2-1”模式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做为课堂组织形式,以任务的完成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考核依据,课、证、岗融通,教、学、做一体化。学院28个专业主干课程全部实施新课改,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开发配套教材,突出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特色,建成了《汽车电器与电路》《机电识图与实训》等16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