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抗震设防等级提高
从7度区调整为8度区,6月1日起实施
2016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9日讯(记者 赵松刚)近日,山东省地震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山东将施行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新区划图将潍坊城区和临沂城区从7度区调整为8度区。房屋“8度设防”,意味着地震烈度为8度时,房屋不破坏。
  此次新区划图中,全省17个设区市的107个县(市、区)抗震设防参数提高,7度及以上设防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9%。其中,潍坊城区和临沂城区的抗震设防参数将从目前的7度区调整为8度区,青岛、泰安、德州城区和济南长清城区从目前的6度区调整到7度区,其他地级市城区没有变化。
  建筑抗震设防参数是实现和细化建筑抗震设防目标的规定。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设施。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 
  潍坊位居中国东部最大的断裂带—郯庐强震带和诸城至惠民中强地震带上,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造成过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996年以来一直被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据介绍,建筑抗震设防的总体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在国民经济和地震应急中的作用也不同,应该区别对待。目前,我国将建筑工程分为四类: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基本设防类(丙类)和适度设防类(丁类)。抗震设防标准是依据设防烈度和结构重要性分类确定的,是考虑不同建筑的规模与功能、重要性、震害后果等因素、权衡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综合风险决策;旨在合理使用建筑资金,减轻地震灾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