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原口腔科行政主任陈仲伟在和夫人回家途中遇袭,身中多刀垂危,行凶者随后坠楼身亡。两天后,陈仲伟因抢救无效去世。而早在一个月前,陈仲伟就和行凶的刘某有过交锋:刘某自称是陈25年前的烤瓷牙病人,因牙变色来索赔,“否则同归于尽”。
仅仅5天之后,5月10日,重庆石柱县中医院一名外科医生于凌晨在医院被人砍伤,事发时有3名外来人员到其办公室就诊,在医生准备进行清创缝合术时,同行人员掏出随身携带刀具砍向医生。
医患矛盾虽发生在医患之间,但绝非只与双方有关,多年来积重难返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医患双方推到冲突的第一线。如果继续放任医患矛盾对立,坐视医患信任缺失,乃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暴力伤医案频发。医生本为治病救人,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倏忽间却惨遭横祸;患者只为治好病,甘心砸锅卖铁,有的甚至愿奉上红包,却沦为杀伤医生的罪犯。医患双方都沦为受害者,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必须看到,医患矛盾虽发生在医患之间,但绝非只与双方有关,其背后有着深层原因。三甲医院、地区性中心医院一直是医疗纠纷的重灾区,这与医疗资源供求失衡有着直接关系。数据显示,中国80%的患者分布在农村,而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医院。一方面,大医院医生因诊疗任务过重,接诊每个患者只有三五分钟时间,这让那些排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病人很难满意;另一方面,一些患者为治好疑难杂症,常年奔波寻医问诊,委屈和愤懑早已在心头积压,一旦遭遇医生苛责或失误都可能不满。此外,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背景下,很多患者对医生抱有过高期望。人类疾病只有约四分之一可找出病因,其中又有约十分之一可对因治疗,其余只能对症治疗,但患者对此认识远远不足。一旦治疗效果与患者预期不符,便容易出现矛盾。
我们多年来推行的医改并未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矛盾越积越多,终于将医患双方推到冲突第一线,也让医生坐到了“火山口”上。近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重建医患信任,但必须看到,医患信任不是光靠喊就能建立起来的。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放任医患矛盾对立,坐视医患信任缺失,乃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宗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