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神坛,戛纳“场刊”有钱就能上
2016年05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学圻首次担纲商业片导演的电影《以父之名》登《Screen》戛纳电影节场刊封面。
  《记忆大师》登2016戛纳首日场刊封面。
     这几年,频频有国内明星戛纳蹭红毯一说,今年更是达到峰值。多了,大家也就明白了,除了有作品参与竞争,或是赞助电影节品牌的代言人,能走开幕红毯,其他似乎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尽管《盗墓笔记》剧组的“红毯风波”,当事者的各种说法很“罗生门”,但至少有一点:“中介公司”运作红毯一说有了事实依据,也就是,除非有参赛作品,否则,上开幕红毯可以量化为欧元或人民币。
  其实,国内观众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登上戛纳电影节“场刊”封面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其实不然,场刊是只在电影节期间活动现场发行的杂志,类似于向导类型的小册子,从电影宫到各大酒店随处都能见到。登场刊就是出钱替自己的影片打广告,目的是推广自己的影片,有的是为了找到海外买家。戛纳场刊有英国的《Screen》(《银幕》),美国的《The Hollywood Reporter》(《好莱坞报道者》和法国的《法国电影》等。
  今年,黄渤主演的《记忆大师》占领了《Screen》的首日封面,彭于晏主演的《危城》虽然不是“首日封面”,但15日彭于晏“背水一战”版海报也登上了《Screen》和《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双封面,场刊内页还介绍了他主演的《寒战2》及《湄公河行动》和《明月几时有》。此外、《温柔的子弹》、《西游记之女儿国奇孕记》也纷纷登上“场刊”《综艺》封面。此外,在《Screen》和《The Hollywood Reporter》场刊内页还能看到不少华语电影及公司的踪迹。
  在戛纳电影节期间,登“场刊”并没有那么难。据深知红毯运作内容的人士介绍,操作登“场刊”的一般是电影的国际发行团队,封面价格远远没有想象的昂贵。至于上到什么位置,还要看出钱多少。据说今年《记忆大师》首日“场刊”封面约为十万元。《危城》的双刊价格也在五位数。如此看来,花区区几万或者十几万登上“场刊”,既能拿到国内的头条,又能增加国际曝光度,这笔生意还是很划算。只是国内观众再也不要把中国电影登上戛纳场刊封面什么的当做一件多么高大上的事情了。  本报特派记者 张宇 5月18日戛纳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