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欠条遇到“马大哈”,1万块钱飞了
四成市民借钱靠“刷脸”,亲友借钱更易捅娄子
2016年05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写借条一定要慎重,关键条件不可少。
     市民李先生给本报“有事您说”打来电话,讲述了自己的一件烦心事。5年前借给朋友1万块钱,朋友迟迟没有归还。如今,去和朋友要钱,朋友不认账。李先生与朋友撕破脸想走法律途径时,才发现欠条是无效欠条,李先生只能哑巴吃黄连。记者走访发现,民间借款,无效借条能占到一半多,碍于人情和面子,亲友借钱更易捅娄子。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王帅

借钱闹纠纷
好友撕破脸

  李先生告诉记者,5年前朋友买房在他那里拿了1万元钱救急,当时看在熟人的份上,李先生也没有要利息,让朋友打了欠条后就把钱拿走了。借款期间,李先生暂时用不着钱,所以就迟迟没有催着朋友还钱。眼下,李先生的儿子马上就要买房了,李先生准备让朋友还钱。李先生说:“本以为他能还我,没想到惹出这么多事。”
  李先生催着朋友还钱,朋友却一口咬定钱早已经还给了李先生,如今李先生又来要钱,这种做法“不地道”。李先生说:“刚借钱的那两年,到过年的时候,他还到我那里去说说,后来渐渐地就不去了,再也不提借钱这回事,可钱是真的没还。”后来李先生催得紧了,朋友就来了一句“现在没钱,有本事你去告我”。
  再三催款无果,李先生拿着借条去法院,结果被告知借条中没有还款日期、借款日期以及借贷关系不明确,被认定为无效借条。李先生说:“律师说我这借条根本就没有用,即使打官司也打不赢。”李先生与朋友三番五次的交流中,意见不合早已撕破了脸。如今,和解几乎不可能,走法律途径又走不通。“当时打欠条的时候,我还真没注意,也不知道借条怎么打,俩人随便写了一张,看来是自己马虎了,1万块钱就这么没了。”李先生无奈地说。 
  李先生的妻子无奈地表示,这1万元就当给自己提了个醒,以后不管亲戚朋友谁借钱,都要按着步骤走,叫上证人写好借条。李先生的妻子张女士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会发生啥事,碰到我丈夫这种马大哈,连借条都写不好,遇到纠纷就麻烦了。”
四成市民借钱靠刷脸
一半借条不合规

  面对一张无效借条,除了自己“马大哈”外,李先生坦诚,自己觉得钱借给熟人不会出什么问题,心里根本没有防范意识。李先生说:“虽然银行里各种业务都很方便,大家很多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去亲戚朋友那借钱,都是熟人,很多人在借钱过程中都不会写借条。” 
  记者走访发现,近四成的市民表示如需要钱都会去亲戚朋友那里借,绝大多数都会免息。市民刘女士说:“除了做生意外,生活中需要钱,金额较小,亲戚朋友凑凑就够了,去银行贷款太麻烦,都拿周围的熟人开刀。”当谈到是否会要求写借条的时候,刘女士表示自己很少会要求写借条,“碍于人情和面子,都是熟人,刷脸就行,不用写借条。”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民间借贷考虑到金额不大,一旦进入司法程序,难免会使双方的成本增加,很多时候都会私了,不会对簿公堂。市民张先生借给朋友5000元,结果朋友赖着不还,最终张先生要来了2000元了事。张先生说:“有时候遇到这些老赖,还真不好意思跟他撕破脸,尤其是熟人,总觉得人情面子上过不去。” 
  “熟人借钱好说话,但是该有的步骤还是要有,我觉得写借条是必须的,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不然更易捅娄子。”法律工作者郭先生谈道。令郭先生担忧的是,他平时见过的借条中,在格式、措辞、签名等多个方面,几乎一半是不合格的。郭先生提醒市民,借条中一定要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本外币)、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信息。郭先生说:“最好要写上身份证号,即使是熟人也要有正规的借条,这是对借贷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