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市教育局局长哈宝泉对外介绍了聊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绩。 本报记者 张跃峰 摄
本报聊城5月18日讯(记者 张跃峰) “全市现有各层次职业院校23所,最大年招生能力为3万人以上,完全有能力保障每一个不能升入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读。”5月18日,市教育局局长哈宝泉在对外介绍聊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绩时表示,考不上高中的话报考职业学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局长哈宝泉在会上介绍说,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3.5572万人。全市现有各层次职业院校23所,最大年招生能力为3万人以上,完全有能力保障每一个不能升入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读。
而且,他们当中的部分中考成绩优异者,可有资格选择上中职的“三二连读”;达到今年高职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要求的,可选择就读高职学校的“五年一贯制”。学籍注册地在聊城市,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位次排名聊城市报考高中阶段学校学生的前50%,非考试科目的考查科目成绩在合格以上,可有资格参加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3+4”本科和莘县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3+4”本科录取。两所学校将根据省定招生计划,按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额满为止。哈宝泉还强调说,“3+4”本科录取为提前批,即在普高录取前完成,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
据哈宝泉介绍,全市现有的各层次23所职业学校中,有“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2所,“省规范化中职学校”项目工程建设立项学校6所。随着全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水平的提升,办学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2015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一举获得“3+2”本科护理与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的举办权。此前,聊城幼儿师范学校与聊城大学合作,于2014年取得了“3+4”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举办权。今年莘县职业中专与临沂大学合作,取得了“3+4”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举办权。这一培养模式在聊城市的相继建立,标志着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能力上取得了重大提升和突破,进入全省职业教育先进的行列。
当前,聊城市已基本形成在市区建有一所大学,三所高职院校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各县(市、区)建有一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短期培训为补充的完整的职教格局。形成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职教与普教沟通的职教办学体系,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上职业学校不收学费还有补助
哈宝泉介绍说,国家、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惠政策的出台,为聊城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和舆论氛围。当前,全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国家免学费为主,顶岗实习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在聊城,全日制正式学籍学生免学费;全日制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比例按在校生人数的10%确定。
此外,还有国家扶贫部门推出的“雨露计划”。聊城市的“雨露计划”项目在聊城市技师学院、冠县职教中心、阳谷县职教中心实施。重点是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两后生”)参加“雨露计划”实验班免费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每生每年补助3000元。
除此之外,对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学徒,在企业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助。
迄今,聊城市有3所学校成为国家级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其中2所学校已通过验收。已有2所学校通过省规范化中职学校验收,6所学校成为省规项目工程建设立项单位,顺利完成省政府要求的2015年末每县建设一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任务目标。
目前,聊城市已建成省级品牌专业2个,分别为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今年又有3个学校的3个专业被批准为省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拟立项建设项目。
职业学校毕业就业前景看好
在谈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却非常走俏,哈宝泉介绍说,“十二五”以来,聊城市的职业院每年校能向社会计输送2万名毕业生,他们是全市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近年来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总的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
全市各职业院校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出口”带动“进口”。
近几年来,聊城市中职毕业生就业呈现三个特点,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就业最好,就业率达98%。由于当地经济向好,在本地就业人数逐年增多。绝大多数在城镇就业,占90%以上,每年我市约有万余名农村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了到城镇就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呈现两个特点,毕业生持续发展后劲足,就业三年后月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多者甚至能够翻番,多数毕业生能够获得职位晋升,自主创业比例成倍增长。就业对口率逐年提升,60%以上的理工农医类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其所学专业直接相关。上述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已成为全市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全市中职学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70%以上,满意率90%以上;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可达97.86%。
本报记者 张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