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诉北大现“案中案”
季承外甥告舅舅要讨遗产继承权
2016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季承(资料片) 本报记者 倪自放 摄
     国学大师季羡林独子、81岁的中科院退休工程师季承诉北京大学“返还原物案”,5月31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季承要求北大将季羡林当初暂存于北京大学的649件珍贵字画原物返还。季承当堂提交视频证明季羡林委托其处理“一切事物(务)”,北大方面代理人称委托书已经过期。法庭并未当庭宣判。与此同时,季承的外甥已经在海淀法院就季羡林的继承权问题提起了对季承的起诉,季承诉北大案出现了“案中案”。
  本报记者 倪自放

视频为证:
季羡林说没有全捐赠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因对季羡林先生生前保存的书籍、字画等物品是否应由北京大学占有存在争议,季羡林之子季承将北京大学诉至法院。
  当日法庭上,原告季承方提供了24个证据,其中有一份季羡林书嘱过程的视频被当庭播放。
  视频中,季羡林先生身穿病号服坐在病床上,季承和另外两名证人围在旁边。季承说:“公安局要你给我写一个委托书,因为我办事他们不认可,需要你写一个,要你亲自写——一共就这么四件事,一张写一件事情。”
  季承继续念委托书上的内容,“我已经向北大捐赠120万元,今后不再捐赠了……他说你说什么都捐赠给他。”季承话音一落,季羡林说:“我没有全都捐赠。”
  季承接着说:“有人说你说都捐赠了,你写一个不捐了,你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一个吧。”随后季羡林开始写,季羡林写得很慢。
  在写到第四个委托书时,“全权委托季承处理我的事务”,季羡林写的是“事务”,旁边的季承等人说:“您写错字了,白字没有关系,应该是事物的物,不是任务的务。”随后季羡林在后面加了一个“物”字,就成了“一切事务、物”。季承认为,这说明父亲让他处理一切事物,包括文物物品。
北大应诉:
季羡林咋能写错字?

  对于视频,北大方代理人表示,“从画面上就可以看出,写这个书嘱不是季羡林要写的,是原告做好了准备,说到北大捐赠协议时,季羡林这么伟大的人,捐赠了东西怎么能够说不捐就不捐了。”
  “这个都是老爷子的意思,不是我指使的。”季承反驳。
  北大代理人表示,从委托书书写的过程看来,季羡林就是委托季承办事,并没有明确说明撤销捐赠,况且,季羡林已经去世多年,“这个委托书已经过期。季羡林这么伟大的人,怎么可能写错字呢?”
  北大方面在答辩书中表示,季老的这项公益捐赠,关系到其声誉和学术事业能否在他的身后得以延续,关系到北大对国家和学术界的责任,以季老光明磊落的性格,如果生前有撤销捐赠的意思,必会正式向北大提出撤销《捐赠协议》的明确书面文件,并且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作出说明。
再起波澜:
季承的外甥起诉舅舅

  季承外甥的代理律师当日也来到北京一中院。该律师表示,季承的外甥已经在海淀法院就季羡林的继承权问题提起了对季承的起诉。他们认为,由于季羡林还有一个女儿,因此即使作为法定继承人,季承也不具备对季羡林全部遗产的继承权。
  季承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同北大争的是物权,“此案要求返还的方式,是共同设立季羡林文化基金会,以这种形式回报社会,来传承季羡林文化,基本金来自649件文物的信托基金收益或委托选拍几幅古字画。”
  季承表示,外甥同自己争的是遗产,“2011年11月12日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成交的1600多万元,去掉税之后,归属于季羡林先生的遗产继承人,也就是我和我外甥,归属比例5.5:4.5,我外甥已经拿到了自己的部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