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凝慎用阿司匹林
选择用药一定要“因人而异”
2016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6月6日讯 (记者 孔雨童) 6日是第四个“中国房颤日”。“房颤日”到来之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电生理主任钟敬泉教授通过本报提醒市民,除了要认识和预防房颤,一旦得病切记根据自身情况谨慎用药。
  钟教授介绍,房颤是临床心内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之一,发病率一般在0.7%-1.2%之间。房颤发病有几个表现:胸闷、心慌、气短,尤其活动后气短非常明显;其次是难以入睡、头晕。房颤本身的症状虽轻,但可能导致可怕的中风,中风几率是平常人的5倍。房颤引发的中风还有“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很多人都爱用,甚至医生都会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房颤引发脑中风的抗凝药物,这是不对的。”钟教授强调,阿司匹林对房颤的抗凝作用正在进一步下降,有最新诊疗说,房颤抗凝不能用阿司匹林,一是无效,二是容易引起脑出血。
  而对于临床上的两种抗凝药物,钟敬泉主张患者一定要“因人而异”选择用药。
  比如经典药物华法林,一方面它相对便宜,医保可报销,抗凝抗拴的效果好,另一方面它的出血窗口重叠、与食物和药物之间的作用明显。“有些喝酒病人,可能促使华法林副作用成倍加大,很容易发生脑出血。”钟敬泉说。  另一个药物达比加群酯,它的好处就是比华法林作用起效快,不需要等待三天,一般两个小时血药浓度就达到高峰。长期应用不需要常规的监测。但达比加群酯对肝肾功能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患者必须半年检测一下肾功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