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坚守 用爱守护
——记邹平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孙艳
2016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03年,孙艳从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来到邹平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到少年法庭副庭长、刑庭副庭长,集优秀干警、个人三等功获得者等荣誉于一身的孙艳,在外人看来,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而一向沉稳冷静的她也从不过多言说自己的工作。了解她的人知道,今天她获得的所有都是十几年默默付出的结果。严谨、仔细的孙艳似乎天生是刑事审判的“苗子”,从事刑事审判六年来,她办理了大量职务犯罪、故意伤害、毒品犯罪等疑难复杂、有社会影响的案件,每次都不负众望,完满完成任务,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更是尽最大努力让罪犯或当事人心服口服。
  “耐心、细心是一名法官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
  现在的孙艳俨然是八零后刑事审判法官的标杆,认真、仔细、一丝不苟,“能者多劳”顺理成章成了孙艳的标签,很多重大敏感案件都交给她办理。“领导把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自然要对得起这份认同。对于每一起案件,我在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的前提下,特别重视当事人的释法析理工作,因为生硬的法律是没有温度的,而我们的表达却可以传递真情。”孙艳这样说,“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坚守这份承诺,耐心和细心是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
  2013年,轰动一时的王某等多名被告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寻衅滋事一案,让孙艳再次体会了刑事法官的艰辛与不易。该案社会影响大,被害人亲属情绪异常激动,开庭前多次上访,并扬言让法院开不了庭。“当时考虑到案件的敏感性、复杂性,加之工作强度大,最合适的人选还就是孙艳。”刑庭殷庭长不止一次这样说过分案时的考虑。为了确保案件顺利开庭,孙艳多次找被害人家属做工作,耐心倾听被害人家属的哭诉,适时进行引导,慢慢让其放下戒心,相信法院、相信法官。“三天庭审顺利完成后,看着760页厚的开庭笔录,内心有种不具名状的自豪感和如释重负的放松感。”
  孙艳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全院出名的,在审理一起公诉机关指控的王某等五被告人贪污一案时,5被告人均系某村村委成员,分属两派,由于涉及村民利益,分属两派的被告人各自带领上百名村民多次到政府机关、司法部门上访。受理案件后,孙艳认真审阅卷宗的同时,多次到相关镇府了解情况,并耐心接待来访村民。“不管他们什么态度,只要他们说,咱就听着呗,十句话里总有几句是有价值的,从他们的口中听到的第一手信息对我把握整体案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孙艳这样调侃被“骂”后的感受。最终,案件得到妥善处理,五被告人受到应有处罚,村民的情绪也得到安抚,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诚心和恒心是做好审判工作的两大法宝”
  凡事贵在坚持,刑事审判工作中更是如此。在处理了大量案件后,孙艳慢慢悟出了一些真谛,“只要有一颗诚心,外加恒心,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
  很多案件都是从当事人的抵触,到慢慢转变,最终接受、理解的过程。在审理被告人陈某犯交通事故罪一案时,事故致一幼儿死亡,幼儿的母亲受伤,但被告人陈某及家属因陈某自己也受重伤行动不便,不能收监,就打算让法院看着办,不打算赔钱,家属态度也不好;而幼儿父母因为失去幼儿,心情十分激动,每次谈到此事便伤心哭泣,并自认为自己是外地人,被告人才如此嚣张。两次开庭审理下来,案件处理依然没有多大进展,幼儿母亲每每谈论此事必伤心哭泣。在孙艳的诚心开导下,幼儿母亲慢慢放下戒心,答应等待法院公正的判决。考虑到案件处理焦点还在被告人身上,孙艳几次三番到被告人家中做工作,最后抓住被告人母亲顾及被告人以后发展的想法,指导她转变观念,积极赔偿。“从最初的被骂,被冷漠对待,到最后的热情接待,想想自己的脸皮真是够厚了”,孙艳这样打趣自己的劝说经过,“俗话说不打笑脸人,咱带着诚心去的,一次两次不成功,三次五次下来,总有打动他们的时候吧”。最终,被告人陈某家属对被害人家属表示了歉意,并赔偿了被害人亲属绝大多数的经济损失,被害人亲属也对陈某表示谅解,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想想这些年来的办案经历,最欣慰的时候莫过于当事人脸上一个认可的表情,一句感谢的话语,那时真是觉得自己的工作值了,受再多的累也值!”说这话时,孙艳的脸上始终挂着满足的笑容。
  “用一颗仁爱的心对待所有当事人”
  未成年被告人案件大家都不愿处理,看到年纪轻轻就身陷囹圄的少年,有时会有无奈,却始终不忘坚守心中的爱去感化。
  某初级中学学生唐某(未成年人)因不堪同学对其的殴打而故意伤害,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二人轻微伤。面对被害人家属的轮番哭诉,孙艳没有把被告人一棍子打死,她始终愿意相信唐某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她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唐某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于是,她通过学校的老师、同学,被告人的亲属及所住村的村委、邻居的走访调查,发现唐某平时遵纪守法,思想品德比较端正,尊敬老人懂礼貌,性格偏内向,在校学习用功,犯错只是一时糊涂。为充分化解矛盾纠纷,孙艳多次走访被害人及被害人近亲属,积极做他们的调解工作,促使被害人及亲属与唐某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唐某取得了被害人及近亲属的谅解;最终,根据唐某的犯罪行为、情节、人身危险性等,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并结合该案的特点与学校配合进行法律教育,既教育了被告人及同龄人在面对侵害、矛盾纠纷时,如何通过正确而不过激的行为来保护自己,又化解了矛盾。
  “一身正气办铁案,万缕柔情为人民”是对她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最佳褒奖!面对罪犯时,她铁面无私,用公正诠释法律;面对被害人的误解时,她用耐心和诚心化解怨气;面对失足少年时,她用爱心去拯救即将凋零的花朵。面对成绩,她说:“唯有心中有爱,对法律和群众的热爱,才能对得起法官这份职业!”
通讯员王帅 报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