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要行稳致远
2016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罗志华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6月7日《新京报》)
  建立家庭医生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其好处是,医生就在附近,甚至可成为居民生活中的朋友,遇到与疾病相关的事,居民就有了可商量的人。若需到医院看病,家庭医生不仅手里有号,而且“医院里有熟人”,预约专家,预留床位,都比患者自己跑腿靠得住。以前慢性病人总是常跑医院开药,家庭医生单次配药量延长,患者就少了来回折腾的麻烦。此外,找家庭医生看病,医保报销的比例更高,医疗费用支出减少,对患者也有吸引力。
  好处这么多,那还等什么?马上“全覆盖”就是。但这事急不得,因为反过来看,难题也不少。首先,家庭医生的水平还得不到居民的信任。居民不会要求他们具有专科医生那么精湛的医术,但至少要求他们能拿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要可靠和贴心。谁家有人学了几年医,亲戚朋友都喜欢去咨询他,看中的不只是他的医术,还因他往往有好建议,家庭医生应从这一现象中有所感悟,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受欢迎。
  其次,不管哪级医生,以前多是坐诊制,习惯等病人上门,如今要上门服务,还要“治未病”,收集基层性数据,进行健康管理,这些转变,医生恐怕一时难以适应。且通常医院越大,待遇越好,有时差距还很大,若不适当缩小收入差距,不利于医生反方向往基层走,这说明,医生的心理怎么调适,积极性如何调动,都得好好策划。此外,家庭医生既有人脉,又有号源和床位,还能多开药、多报销,权力不算小,要未雨绸缪防范权力寻租。
  以前不少地方都搞过家庭医生制,虽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仍没走出可复制之路,如今此做法上升到全国层面,则难免遇到更多难题,面临更大障碍和更多不确定因素,且一旦有所闪失,比如签约医生与家庭之间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互信,纠正就十分困难。因此这事既慢不得,更急不得,只有行稳致远,扎实走好每一步,方能如期为家庭送去健康“守门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