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行囊,我们只知道书包
2016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昱
  很多人批评中国教育过于应试、死板而缺乏想象力,其实不然,你回头想想,会发现咱们小学到高中的那些可爱的老师们或许是全中国最能开脑洞的人——且不说小学数学课上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疯狂泳池管理员;也不提初中英语课上公然在课本里打情骂俏玩早恋的韩梅梅与李雷;更毋言高中物理课上能在瓢泼大雨中观察一滴雨水运动并肉测其运动速度的神奇观察者;单表一表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那个神奇题目吧——《我的行囊》,我敢打赌这玩意儿对百分之八十的考生来说是个奇幻的存在,生在山东这个高考高地,顶着沉重课业负担,如果有哪位同学还有闲心、有胆量逃掉课程,去某地进行一场长到需要打个行囊才能启程的长途旅行,我会很佩服这哥们的胆量和叛逆,不过这号人八成不会坐在高考考场上,之前的层层筛选早把这些见识过真正“行囊”的勇者过滤掉了。
  虽然考生们对“行囊”这种奇幻物品并不熟悉,但对它一位近亲却很相熟,那便是书包。从某种意义上说书包其实也是行囊,从入学起学生们就被迫背上了这玩意儿,此后便与它开始了一段长达十数年的断舍难离的旅程,如同《指环王》中的咕噜得到了魔戒,又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绑上了枷锁。你与它同行、同吃、同住,受它的束缚,听它的诱惑,任它的折磨,享它的欢乐。这东西给你留下的烙印如此之深,以至于若干年以后,即便于你见到了真正的行囊,也会固执地认定那是书包——
  不久前,我跟个驴友团去某地玩,下车时也不知哪个不识相的特嗨的喊了一句“各位同学背好书包,我们出发了!”我当时眼前就是一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段起早贪黑啃“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时代。
  话又说回来,也不能怪那位驴友说错了,如果他喊“各位驴友背起行囊”云云,估计半车人都得肉麻得吐一地,因为这么说太装了。“行囊”在我们这代人脑海里就是个伪文青才用的死语言,正常人都管行囊叫书包——虽然大多数人成年后那“书包”早已没有半本书——这些书早在高考结束后班上那个“撕书狂欢日”就报销了。那一天,校园里飘扬着漫天的由课本和试卷碎片组成的纸钱,又一届学生在欢呼声中为自己的求知欲送了葬。
  由此说来,“我的行囊”作文题目有点晦涩,不如叫“我的书包”更通俗易懂些。不过我知道出题老师是不会这么出题的,因为这么出题就太俗了。考生们明明被摁在学校里经历着“眼前的苟且”,临到考试时却偏要跟着老师畅想“诗和远方的田野”,我觉得这才是历届高考作文最难最难的地方。
  1000字,字数凑得差不多了,该收尾了。还记得若干年前,老师在高考前最后一节课上强调,作文最好结尾点题,才能拿高分。好吧,我也点个题。我的高考过去了这么多年,回头想来,确实有好多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比如我当初数理化学得本来还行,高考时却因为填了个“服从调剂”,学了个完全不搭边的专业。也确实有好多东西“用到了却没准备”,比如我本该多认识认识这个世界,来一场真正需要“行囊”的旅程。回头想来,当年的我,确实“马上就要用”的东西准备得太多,“一直陪你走到最后”的东西准备得太少。
  相信今天很多在考场上答题的考生,若干年后,也会有和我相似的感叹,直到那一天,当他们回想起这道作文题时,才会悔恨地感叹出题老师真是未卜先知。可是,这该怪谁呢?感谢出题老师,这题目出得真好。
  谨以此文,祭奠不知行囊而唯知书包的一代代中国青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