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之城
2016年06月0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嵚
这世上,被批评为“钝感”或“苟且”,都不会是好滋味。
一般说来,“钝感”总意味着迟钝或不思进取,而“苟且”更意味着安于现状原地踏步,基本都给人以消极之感。
有个曾与济南有关的历史人物,也曾被这么批评过。
他原本也曾热火朝天,书读得好,更能拉两石的强弓,性子更是急躁,办事风风火火,直到来到济南做按察司后,性子却变了。
不再似以前那样,遇事就着急,办理各种公务,节奏却也慢下来,甚至说到工作,也不再似以前那样积极,后来调任大同,甚至官居总督,却是分外保守,任何事都先求无过,同僚提出什么意见,不是否定就是呵斥,总说太冒险。
同事看不起,领导也有微词,特别是他统兵边关,担负抗敌重任,哪能如此消极。于是各种攻击都来了,一开始有人说他“钝感”,不久后有人说他“苟且”,负面评价满天飞。
可就是在这样的负面评价里,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先是他带兵突袭,击败威宁海子的鞑靼敌人,一战打出了十多年和平。十多年后又以七十岁的高龄,再次统兵出征,大破敌人于贺兰山下。
两次辉煌胜利之后,好多人才明白,他的“钝感”到“苟且”的外表下,深藏着怎样的智慧:并非磨灭了进取的精神,只是更加懂得停一停想一想,学会用更加理智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这个聪明的人物,就是明代名将,被明朝人赞誉为百年难超越边臣的王越。而以他晚年的回忆,自己这般被称为“钝感”“苟且”的性情,正来自他所担任按察司的城市:济南。
正是在这个城市里,王越被济南人看似简单休闲,其实却朴实稳重的生活所打动,写过很多相关的诗篇,更曾在趵突泉边流连。以他自己话说,正是这个城市,令他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道理:坐忘之境。
坐忘,不是坐下来忘记,而是在高速的奔波中,真正能停一停想一想,所谓坐忘,只是为了跑得更远。
而有这般“坐忘”收获的,又何止是王越一人,仔细梳理一下济南的历史就知道,这个中国最古老悠久的城市,不但诞生了诸多名士,更有多少如王越这般的过客,真正从这个城市看似钝感的生活中,收获到了“坐忘”的智慧。
所谓坐忘,正是这个城市在“苟且”的风貌下,深藏的智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