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亦有大担当
——记书法教育工作者麻兴起
2016年06月0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陈莹
麻兴起,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凤凰村人氏,回族,属虎。观其相貌,秃顶,圆脸,大眼,高鼻,膀大腰粗,身材魁梧,具备鲜明的民族特征。
1982年,麻兴起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基层乡村小学,成了“人类灵魂工程师”。兴起站上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地传道授业解惑,从青年传到中年,从青涩授到成熟,从“麻老师”解成了“麻校长”。
兴起的父亲亦是教师,写一手好字。受家学熏陶,兴起幼年便爱上书法,与翰墨结缘。工作后,在长达三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他初衷不改,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从楷书入手,苦练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如饥似渴地汲取“颜筋柳骨”的滋养。后又临摹赵孟頫的《寿春堂记》,并仔细揣摩过魏碑的技法特点。有了一定基础后,下苦功学练行书,长期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后来,从师于著名书法家、山农大教授赵立新,在赵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专攻李邕《麓山寺碑》,书写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潜心阅读古代诗词和儒道佛诸家经典语录,与书法艺术有了水乳交融的精神契合。
十年前,麻兴起“仕途”再次进步,出任崮云湖中心小学校长。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力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亲自主持开设了学校书法教育课程。提出了“习惯铸就未来,书写激励人生”的口号,把练习书法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起“字正人正,正字正人”的观念;校长带头,师生同练,潜移默化,薪火相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着老师和孩子们的心灵。
“展现书法魅力,弘扬传统文化”,是麻校长开设书法课的宗旨;“端端正正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个中国人”,是麻校长和师生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彰显着书法艺术的影响和魅力。院墙上、教室内,张贴着历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和励志故事,学生随时随地耳濡目染,教化于心。麻兴起研究开发的书法课程《书韵墨香》,在区教体局专业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激发和促进了师生的书写热情。在各级各类书法展赛中,该校师生均有出色表现,获奖无数。
麻兴起率先在乡村小学中开设书法教育课,此举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区教体局教研室在崮云湖中心小学召开了书法教学观摩现场会,一百多名中小学校长与会,气氛热烈,好评如潮。随后,区内多所学校相继开设了书法教育课程,至今方兴未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某些顶着一堆高帽子的“大家”“名家”相比,麻兴起的书法算不得“高大上”,甚至略显“小儿科”。但“小儿科”亦有大担当,朴实无华的书法教育课,似乎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更具朝阳活力。若说麻兴起是书法家,其知名度还不是太高,但称他为“书法教育践行者”,窃以为当之无愧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