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精准扶贫数据系统开始运行
用大数据帮忙,因人因户扶贫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根据大数据分析,帮扶措施因人施策。
     本报记者 孟杰 于伟 通讯员 卞胜军 
  
  济宁高新区精准扶贫数据系统开始运行,这就意味着辖区内的每户贫困户将建立一个数据库,系统内涉及贫困家庭户管理和贫困家庭成员管理两大项,关于贫困户的信息一目了然。
  点点鼠标
了解贫困家庭信息

  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后岗村有个17岁的贫困人员张芮锡,父亲去世、母亲走失,17岁的青少年没有了生活来源,他的这些信息被详实地录入到济宁高新区精准扶贫系统内。
  根据张芮锡的实际情况,济宁高新区为其办理了孤儿补助,村党支部书记专门安排他到企业参加机械加工知识培训,安排专人负责其日常生活。培训结束后,张芮锡每月会有一笔4000元的收入。
  张芮锡生活的改变得益于济宁高新区精准扶贫系统。系统涉及到贫困家庭户管理和贫困家庭成员管理两大项,关于贫困户的信息,济宁高新区农业处扶贫办一目了然。通过点击这两条信息,可以详细了解这户贫困户家庭的人口基本信息、收入支出、生病医疗、学生上学费用、帮扶措施、帮扶人员、致贫原因、生产生活条件等情况。
  “贫困户家庭人口情况管理是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济宁高新区农业处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精准扶贫系统的优势之一是涵盖了贫困户家庭情况的50多项内容,只要前期采集工作做到位,想要了解哪户贫困户家庭的信息,登录系统平台就可以实现。“采集和汇总信息并不是该系统最主要的功能,通过了解和分析贫困户信息采取更精准的扶贫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才是使用该系统的最终目的。”
因人施策
贫困户脱贫不脱策

  除了贫困户家庭人口情况管理,对这些基本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是精准扶贫系统的另一项主要内容,这些分析共涉及到11大项、131小项内容。通过对大数据的细化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济宁高新区现有贫困户的整体情况,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医疗保障和救助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等措施提供帮扶依据,也为扶贫工作实行“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提供基础。
  目前,济宁高新区有1257户贫困户、涉及人口2656人,依照大数据系统分析提供的数据,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济宁高新区实施多样化的帮扶政策。妇工委针对当前贫困户贫困母亲,开展创业基地帮扶对接活动;黄屯金色嘉苑社区内100名有需求的贫困母亲接受技术培训学校的电商培训;接庄街道70余名未就业女性在欣和食品有限公司的帮扶活动下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精准扶贫系统平台集采集、统计、分析、管理、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分析情况和贫困户需求情况,进行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并切实做到有进有出,精准帮扶,在脱贫的基础上,让贫困户享受脱贫不脱政策,实现大数据、大扶贫。”济宁高新区农业处扶贫办的这位负责人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