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街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41中 初三一班 卞正洋
  那日,我伴着暮雨潇潇,重回老街。算起来,我已离开这条街八个年头了,可还是时常想起它,想起儿时它伴随我的时光。
  我是在老街旁长大的,听邻家老人说,附近的老屋子已经有些年头了。我曾问过姥姥是谁修的这老街,姥姥笑着对我说:“这街不是修的,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谁会闲着去修路呢?这街啊,是那动乱年代走出来的。”
  从我记事到离开那里,那街始终是条土路,街上一年四季都很冷清,看不见几辆汽车,自行车倒是挺多,但自从看自行车的棚子拆了之后,那里连自行车都看不见了。唯有夏天时候,几个孩子在几棵古朴的梧桐树下,吃着廉价的冰棍,互相嬉闹着,这也许是这街上仍存的几分生气之一吧。
  老街给我的童年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想起来也别有一番情趣。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支一个马扎,坐一棵梧桐树下,喝一杯姥爷泡的清茶,听一段姥姥讲的往事,时不时抬头看看湛蓝的天,尽情享受自然和人文对我幼小内心的洗礼。
  直到有一天,姥姥家因为生活需要搬家了,我也离开了那条古朴而又充满我童年的记忆的街。这一别,就是八年。
  如今,老街变化很大,它抖了抖身子,抖掉了树荫的碧绿,天空的澄澈,原先成片的老屋,代替它们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是时时出现的阴霾,还有汽车带来的轰鸣。
  我吐出一口浊气,在小雨蒙蒙的傍晚,离开让我感到陌生的老街。一个落寞的背影,几声无奈的长叹。
  那条古老而纯真,留有我童年的回忆的老街,在滚滚红尘之中,逝去了。
我眼中的我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少年,喜欢写作和音乐,我经常把我的灵感谱成曲和词,以此来表达我对生活的看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