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年的发展,齐鲁软件园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入园企业175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资料片)
“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以发展‘智能型、创新型、服务型’经济为导向,构建‘两城两谷’产业布局,将济南高新区建设成为济南区域性经济中心的主阵地、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平台、金融中心的拓展区、物流中心的主枢纽,引领省会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根据济南高新区“十三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有四大创新型产业业态销售收入力争突破千亿元。
本报记者 修从涛
智能装备等
四大产业为引领
根据济南高新区“十三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济南高新区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助推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创新型、智能型、服务型经济为导向,深入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创新,构建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引领的创新型产业形态。根据规划,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的销售收入要突破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销售收入要力争达到1500亿元。
在智能装备产业方面,将依托智能装备城建设,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以“高端引领、外引内育、融合示范、组团出海”为路径,做优做精智能输配电设备、智能专用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做大做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潜力产业,培育基于核心技术的产业树,提高整体研发、系统设计和智能制造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带动引领本地装备制造业升级。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依托齐鲁软件园和创新谷,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以“应用带动、融合发展”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和新兴应用拓展的互动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做强云计算和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软件及信息服务、信息安全领域,做大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引导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以生命科学城建设为核心,聚集整合高端要素资源,建设生命科学城创新大平台,提升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化药天然药、生物制药与工程、医疗器械、保健品与化妆品、医药流通、健康服务六大领域,培育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增强“济南药谷”品牌影响力,培育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的生命科学城。力争到2020年,生命健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将围绕济南市转型升级需求,突出省会综合优势,以提质升级、做大做强为方向,依托“汉峪金谷”建设,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会展服务、总部经济等细分领域,着力打造特色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形态,探索微型CBD等新型产业集聚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新业态,大力推进高新区服务业形态升级、载体空间升级、发展环境升级,全力打造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拓展区、物流中心的主枢纽。力争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
培育量子通信等
新兴业态
除了上述四大主导引领产业,济南高新区还将以3D打印、量子通信、质子治疗等若干新业态为新兴培育的“4+X”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产业组织创新,着力塑造“济南设计”、“济南智造”、“济南服务”品牌,努力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助推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
规划中指出,要抓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机遇,以营造环境、支持创业为着力点,培育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量子通信、3D打印、车联网、卫星导航及服务、个性化医疗、医疗机器人、质子治疗、互联网金融等十大新业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是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计划。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搭建“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开展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强化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应用。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加强射频识别、北斗终端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鼓励企业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建立全产业链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开展检验检测、远程维护、质量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
二是实施“互联网+金融业”计划。积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发展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新业态。促进本地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拓展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新业务;开展服务跨境电商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仓单质押等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
三是基于互联网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推动众创、众筹、众包、众扶,探索发展线上产业带。建设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专业孵化平台,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众创平台体系。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方式,构建“众扶”扶持体系,共助小微企业、创业者成长。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更灵活高效的满足产品开发、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的融资需求。
四是实施“+互联网”战略。加速国家级超算中心建设,加大对高新区外企业服务输出。依托浪潮集团,建设云计算大数据园区及云端设备生产配套产业园。搭建高新区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打通各部门数据交换通道。制定数据开放管理办法,逐步推动地理、人口、知识产权等政务信息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开展行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智慧设计、智慧机械、智慧物流以及车联网的发展。鼓励区内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全息车间”系统平台,实现人、机器、料的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