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科考216天,“大洋一号”回家
首次在热液区获取硫化物岩心样品,在玉皇热液区确认硫化物矿体
2016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洋一号”出海216天后回家。 张晓鹏 摄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陈之焕 通讯员 王晶) 14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完成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务后返航青岛。此次科考航行历时216天,在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中印度洋海盆开展深海稀土资源调查,取得六大科研成果,首次在热液区获取硫化物岩心样品,利用中深钻技术在玉皇热液区确认一处硫化物矿体。
  “大洋一号”科考船自2015年12月12日从青岛启航以来,历时216天,航程30957海里。中国大洋第39航次是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西南印度洋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之后开展的第4个大洋航次。按照工程化勘探的要求开展海上调查及考验下阶段硫化物勘探技术装备是本航次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中国大洋科考调查工作模式的一次重要创新,对于海上调查人员、船舶和调查设备而言都是一个考验。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研究副研究员李怀明介绍,此次科考共有六大科研成果,包括完成西南印度洋合同区26个区块的综合异常拖曳探测和地质取样调查工作、初步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的5个区块内圈定了硫化物矿化异常的分布位置、首次利用中深钻技术在玉皇热液区确认了一处硫化物矿体、首次在热液区获取硫化物岩心样品,迈出对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的重要一步等。
  在本航次执行期间,我国有两条科考船同时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作业。“大洋一号”船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向阳红10”号船在西南印度洋同步作业。两艘船互为补充、互相支持。两条船曾多次交换航次调查所需的备品备件,在第一航段靠港毛里求斯时进行技术交流,充分发挥多船作业的优势,提高了调查效率。
  本航次共有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同济大学等33家单位,139名科考队员参加了航次工作,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科考队员共94人,其中“80后”65人,“90后”29人,“80后”已经成为航次调查的中坚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