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应“培养一批严肃的读者”
2016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民彤
  据文化媒体报道,7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我们时代的文学教育·2016高峰论坛”上,著名评论家李敬泽、陈晓明,作家苏童等对大学的文学教育、文学阅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苏童说,文学教育对于中学生、大学生来说,都是个大话题,“我们通常理解的大学文学教育,就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还有就是‘写作实践’,通常叫做‘写作课’”,在大学里,写作课非常边缘,但这个天地其实大有作为。
  陈晓明认为,“大学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等类似说法并不等于不鼓励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创作,“现在大学里称得上‘文学课’的课程比较少,但其实很多本科生非常渴望多读作品,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我们应当看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时代性。”
  关于大学中的写作课问题、写作课能否培养作家的问题,这几年一直在争论,对此恐怕不能急功近利地看待。苏童说,“可以利用大学文学教育系统,培养一批最好、最严肃的读者。”应该说,这样的看法,比起大学文学教育只是单纯以培养作家为目的这样的观点,视野和范围、目的性更加扩大了,这样的大学文学教育或许更加符合实际,才能更好地落实大学培养人文素养的精神和原则。所以,“可以利用大学文学教育系统,培养一批最好、最严肃的读者”,这样的任务,是很有针对性也很迫切的。
  前几日,在《粉丝制造阅读奇迹,是对经典的绝大嘲讽》一文中,文化学者陈平原说,现在连最个人化的“阅读”也都被绑架了。作为读者,学养再好,读书再认真,也都有盲点。所谓“不带偏见”,很可能就是随大流。单从大众传媒看,今天影响读者趣味的,主要是明星,而不是教授。粉丝制造了如此的阅读及收视奇迹,是对“经典”这个词的绝大嘲讽。今天中国的阅读市场,若想引起关注,除了粉丝,就是话题或广告,书评已经基本不起作用了。借用导演冯小刚的话,“这年头,谁还听专家的?”再说,专家很可能也已经堕落,成了作者或书商十分优雅的“托儿”……
  此文指出了当今资本文化对阅读文化潮流的影响作用。资本市场不但批量生产出丰富的图书产品,还为之进行包装、促销和宣传,引导消费者去阅读其推出的作品。其实,作为“大多数”的非专业读者,几乎是被这个图书市场一手塑造出来的——跟风阅读、时尚阅读、流行阅读,而商业因素隐蔽其中的“书评”、炒作和包装图书作品的广告,这些都是市场资本培养“读者群”的一些惯用手段。
  7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报道《格非:拿什么拯救大学生的浅阅读》。在江苏扬州举办的第六届江苏书展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谈及现在大学生的快餐式阅读,“现在的学生都不肯下功夫去较真,所谓浮躁,是大家的心浮躁。”格非的一个朋友的儿子想要写小说,请格非指导。年轻人专门来到北京,见面之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怎么能快速出名,让我的书发行到5万册以上?”他说打算写《武王伐纣》,格非就问他看过《史记》吗,他说没看过,只在网上搜过。格非感叹道:“如果一个人对司马迁的记述都不了解,怎么能写这样的小说?”“现在不少大学生对阅读没有自己的看法,一切以简单方便为主,不追求原典。阅读之浅,容易迷失自我。”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读严肃意义上的文学,喜欢特别“轻”的、能够及时消费的文学,这跟时代的氛围相关。
  对于大学的文学教育,陈平原认为,大学里的文学教授,首先自己必须是好读者。若深入到大学中文系课堂,共同形成、塑造我们的“文学经典”的,主要是以下三种教学手段,文学史、文学读本、必读书目,而在众多努力中,教授与课堂依旧是关键性因素。针对大学生读者的“阅读之浅,容易迷失自我”,格非说,“不能老是被人带着走,判断要自己做,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形成自我。”
  像苏童所说,大学文学教育要“培养一批最好、最严肃的读者”,笔者认为,这种文学教育,不是要提供多少阅读书目、教授怎样的阅读方法,而是要使阅读者在阅读方式多样化、充斥各种阅读观念、阅读环境浮躁的当下,能够避免盲从、随大流,避免跟风阅读、时尚阅读、流行阅读,避免“快餐化”阅读、浅阅读,坚持阅读的不盲从、独立的价值判断精神。阅读是极具个性化、自我化的精神活动,必须高扬一种阅读精神,坚持一种阅读理想,坚守一种阅读原则,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严肃的读者、成熟的读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