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是最高尚的惩罚
2016年08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果郭某没有一时冲动修改常升的志愿,同学二人都顺利升入陕师大,那么画面是不是会很美?如果在承认了篡改的事情之后,郭父能够带着自己的儿子主动去公安部门配合出具材料,让常升顺利升学,再取得常升一家人的谅解,那么郭某现在是不是还有机会和常升成为朋友?
  但是没有如果,这一切不过是空谈。在世人眼里,整个事件的主线似乎就是对郭某的口诛笔伐和对常升的同情,现在常升已经顺利入学,那郭某呢?是不是郭某被重判是最好的结果呢?也许从法律上讲,为以儆效尤,郭某会被重判,但是我认为郭某并非恶魔,他只是一个孩子,只是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间点犯了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错误。
  大家恨郭某的原因是因为他越过了道德的底线,利用常升对他的不设防,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情。郭某的确错了,但是大家在对他口诛笔伐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一个18岁男孩的心灵能否承受得了如此大的压力?如果他的心灵因此被摧垮,一生将会尽毁,那时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防卫过当”,所以原谅是最高尚的惩罚,让18岁的郭某感受到关怀,或许将从此除尽他心中的恶魔。(本报记者 刘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