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于未雨 防患于未然
德州市陵城区安监局科学统筹保平安
2016年08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全月演讲比赛。
  安全知识宣传到街头。
  安全宣传进企业。
  安全应急演练。
  安监人员向车间职工讲解安全法律法规。
     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
  德州市陵城区安监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科学统筹,创新举措,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和安全生产“保底行动”,绸缪于未雨,防患于未然,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全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重监管,完善责任体系
  陵城区安监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挥安委会办公室职能作用和信息社会科技优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严密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努力打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监管格局,做到“三个到位”。
  领导重视到位。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全区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一对一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今年以来,区领导先后约谈危化品企业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企业46家,区安监局对5家危化品企业、2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及11家涉尘涉氨企业的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3家化工企业新修订的应急预案和2家工商贸企业的预案进行了评审。
  安全监管责任明确到位。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陵城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了从区长到副区长,从副区长到乡镇、部门负责人,从乡镇、部门负责人到分管负责人到企业的一级抓一级的安全责任制体系。按照“网格化”、“实名制”安全生产监管要求,16个行业主管部门及15个乡镇全部细化了责任目标,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覆盖、无缝隙”。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区安监局先后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手册、宣传挂图、宣传袋、宣传扇等宣传品2000余套,开展法治宣传讲座3次,执法人员进企业对一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并现场进行应急演练2次,营造了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到位。按照队伍建设标准化要求,区安监系统明确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做到了人员稳定、机构明确。区安监局、区工会创新工作,借助微信平台建立了安监微信群,德州恒丰、富路车业等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随手拍”活动,使信息处理过程更加实时、直观、快捷,并充分发挥出行业领域、部门、企业的整体联动优势。为实现安全监管“动态化”,区安监局着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创建监管信息系统,目前信息系统初步设计已完成。
重排查,突出重点领域
  陵城区安监局从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入手,认真排查、快速整治、严格执法,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发生。
  危化品领域“分级评定”。结合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陵城区安监局对辖区内16家危化品企业进行了分级评定,开展了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试点工作,全区确定4家企业开展自评和2家企业开展对标检查。为防止德州艳阳天化工有限公司2个废弃盐酸储罐中的剩余盐酸泄露引发事故,区安监局和公安局多次到企业现场进行勘查,聘请专家商讨研究,制定了严谨细致的处置方案,于1月5日聘请具备资质的实施单位对罐内盐酸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工商贸领域“精细化管理”。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陵城区安监局对全区所有工商贸企业按照重点和一般工商贸企业类型进行了分类登记,梳理出涉尘、涉氨、轻工、机械、冶金、建筑材料、商贸、纺织8类企业,完善了企业的营业执照等资料,制定了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解决了企业“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和安监部门“查什么,怎么查,谁去查”的问题,实现了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
  烟花爆竹领域“挂图作战”。为防止出现连片经营,区安监局对城区零售业户销售网点的布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了2016年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的布置图。春节期间,区安监局抽调5名工作人员联合安全生产公安中队组成2个检查组,对全区2家批发企业和211家零售业户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完毕。临时经营期满后,安监局利用1个月的时间对138家临时网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尚未销售的烟花爆竹,由烟花批发公司回收和代存,杜绝逾期经营,将经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12家网点列入黑名单,2016年底将不再予以办证。
重服务,聘请专家查隐患
  为摸清安全隐患和安全薄弱环节,堵塞安全监管漏洞,今年以来,陵城区安监局针对安全生产领域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按照“政府买服务、专家查隐患、企业抓落实、部门促整改”的工作思路,拿出专项资金,聘请行业专家,加大了安全检查的深度和范围,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陵城区聘请省、市安全生产专家信息库的专家8名,联合环保、住建等部门工作人员及安全生产公安执法中队,成立5个检查组和1个督导组,对全区企业开展检查。为实现检查活动留痕留印,区安监局配置了10台执法记录仪,对执法检查过程全程录像,并将企业较多的安德街道办事处、危化品企业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企业作为检查重点。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针对企业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介质特性等进行全过程检查,尤其是对特种作业、特殊环节、特殊状态的“三特”进行重点检查,严格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四个台账”。各检查组每天检查结束后将当天检查的企业及隐患情况报督导组,由督导组进行梳理汇总,及时掌握检查情况和进度。
  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区安监局共聘请安全专家479人次,检查企业502家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623项,清理取缔1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2家因非法储存液氯,未进行安全评价擅自开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检查组依法责令立即停产停业整顿,并要求企业制定严谨的处置方案,聘请具备资质的公司对储存的液氯做无害化处理,彻底排除了安全隐患。 
  为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区安监局聘请专家按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对部分整改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企业提供帮扶指导,对博诚制药反映的可燃气体报警仪、防爆空调等问题,积极联系专家帮助解决,对群力塑胶、世纪威能等企业存在的特种作业人员取证的问题,及时帮助企业联系培训机构,指导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解决了企业困难,从根源上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