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聊城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出炉
全市生产总值增速与全省持平
2016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8月11日讯(记者 张跃峰 杨淑君 实习生 延玉雪 通讯员 李朋伟) 11日上午,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聊城市发改委副主任对外通报了2016年上半年聊城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据其介绍,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89.2亿元,同比增长7.3%,与全省持平。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0.9亿元,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1.24亿元,增长13.6%,增幅居全省第1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5.27亿元,增长10.0%;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比全国、全省分别低0.3、0.1个百分点;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7元,增长9.0%,增幅居全省第3位。截至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83.89亿元,增长15.1%,增幅居全省第1位;各项贷款余额2021.78亿元,增长7.98%,增幅居全省第5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6:48.1:37.3,服务业占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稳中有进。夏粮总产62.09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蔬菜产量915万吨,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4%,增幅居全省第6位;工业用电量123.15亿千瓦时,增长9.4%,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重点监测的40种产品有27种增长,比一季度增加3种,10种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造纸、医药3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保持同步增长。“5+3”千亿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分别高于面上1.29个、1.44个和3.38个百分点。 
  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51.3亿元,增长10%,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4.1%。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建设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莘县运营中心等3个农村电子商务县级服务中心、5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物流支撑能力提升,完成聊城保税物流中心、宝信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完毕。金融服务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已完成5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家正在全国股转中心审批、20家企业与券商签定挂牌推荐协议;德州银行、中融汇信期货、华海财险等在聊城新建5家分支机构正式开业。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快,编制完成《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7个项目入选山东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项目,新建成2472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市实现旅游总消费77亿元,增长13.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7.7%,比年初提高1.44个百分点,提高点数居全省第3位。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8家、创新企业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成立了聊城大学质量学院,成为全省本科院校第一所质量学院;建成鲁西质检中心纤检实验室,正在筹建国家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