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坦女医生乔丽乐观面对恶劣环境,儿科医生成全科大夫
“两年援外工作,不让自己留遗憾”
2016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乔丽医生在塔宝拉外出巡诊,男孩正在接受查体。
     “两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既然去援外了,就不要让自己留遗憾。”2015年8月27日,淄博市第一医院儿科女医生乔丽作为山东第24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踏上征程,奔赴塔宝拉执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任务。语言不通、医疗条件简陋、环境恶劣,种种问题之下乔丽却从一名儿科医生修炼成为全科大夫。她坦言,去时不要遗憾,回来不要后悔。

本报见习记者 王源露

医疗条件简陋
B超还是黑白的

  塔宝拉省位于坦桑尼亚西部,物资匮乏,通信落后。Kitete医院是塔宝拉的省立医院,也是乔丽此次援坦工作的医院,医院规模有多大?乔丽告诉记者,“B超是黑白的,X光机是国内七八十年代已经淘汰的,大概国内乡镇的卫生院也要比这里的条件好很多。”
  面对如此简陋的医疗条件,乔丽和其他队员们反而斗志昂扬了,要克服五个小时的时差,乔丽用最快时间调整适应,还自学起了斯瓦西里语。
患儿血溅到眼里
吓出了一身冷汗

  5个中国医生,每天6个小时连轴问诊,一天近百个患者。提到塔宝拉当地医疗条件的改善情况时,乔丽说,她希望能配一副防护眼罩。每天的接诊病人中,有至少30%的病人是HIV阳性,而乔丽和她的援坦队友们能做的防护措施,仅仅是一层薄薄的防护手套和医用口罩。
  乔丽回忆说,有次给一名儿童采血检查疟原虫,采血过程中由于孩子的血凝结太快,再次挤压时血液一下就溅到了眼睛里,当时真的很紧张。由于平常诊疗过程中接触血液的机会非常多,对乔丽和她的队友们来说风险随时存在。
从医尽管十几年
很多病症头次见

  水肿、皮肤溃烂、无法进食只能鼻饲以及严重的贫血,这些症状是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最直观体现,而乔丽在国内从医的十几年内从未遇见过。“对于儿科医生来说,这里的病种涵盖了所有科室的疾病,所以我们只能在看病过程中不停的学习,只有将各类病症全盘掌握,才能更彻底的帮助这里的孩子获得健康。”乔丽告诉齐鲁晚报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