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后裔目夷国:兄弟让国,墨子故里
2016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九龙
  这里是殷商后裔目夷氏世代生息繁衍的处所,这里曾经上演过兄弟让国的伦理大剧,这里还诞生了儒家的“死对头”、科圣墨子。目夷国不大,可从诞生之日起,直到灭亡后的数百年,它的命运都和殷商紧紧联系在一起。国不存,人不在,而目夷的传说仍在回荡。
殷商后裔
目夷直明勇冠邾娄

  商周时期,鲁西南地区的气候相比现在更加湿润,水资源也更加丰富,是农耕社会理想的家园。正因占据天时地利,这里成为先秦古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新旧交替走马灯似的上演。在众多古国中,就包括名不见经传的目夷国。
  目夷国是商代的古国,位于现在的山东滕州东南部的木石镇一带。目夷国虽小,可出身不凡。司马迁在《史记》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因此,目夷氏是商族部落始祖契的后代,有着很纯正的家族基因。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商代,目夷国日子过得自然舒坦。
  可商一灭亡,昔日的贵族血统成了周人的眼中钉,巴掌大的目夷国顿时陷入空前危机。好在周武王还是讲道义的,本着“兴灭继绝”的精神,将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分封在了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同时,准许其用天子礼乐祭祀殷商祖先,以奉宗祀,成为周朝的座上宾。宋国的建立,让周边这些商朝的遗老遗少们总算有了主心骨和大靠山。
  历史上看,目夷国附近的区域曾经长期处于商人的势力范围之内,微山湖一带早就是微子启的根据地,再加上周王室对东方的统治相对薄弱,因此,进入西周之后,目夷国虽然“成分”不好,但有旁边的“老大哥”宋国罩着,又有一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商朝遗民陪着,内外环境不错,总还能维持国家的运行。
  可到了西周末年,天下再次大乱,在邾武公的带领下,滕州一带的邾国强势崛起,不断对外扩张,没多久就将目夷国的地界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当时的目夷国君叫目夷直明,他身材高大魁梧,肤黑,豹头环眼,长长的落腮胡须,擅长剑术,勇猛过人。目夷国臣服于邾国后,他被任命为邾国的滥邑尹,并跟随邾武公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战功,邾人称赞他是“两条腿的黑虎”。
国中之国
兄弟让国美名扬

  不久,邾国三分,目夷旧地又被划给了小邾国。小邾国虽然得到了这块地皮,但自身弱小,并不具备开发的实力,以至于被霸道的宋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开辟出一块“飞地”,建起了国中之国。
  此时的宋国如日中天,早已不是几百年前那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人怀疑有谋反之心的宋国了。莫说小邾国这样的“菜鸟”,就连滕国、薛国这样的“三朝元老”都不得不对宋国俯首称臣,甘当附属。
  鉴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力,对于鲁西南这片商族的传统势力范围,雄心勃勃的宋襄公从来没拿自己当过外人,不顾小邾国的感受,径直将目夷国旧地封给了自己最敬爱的哥哥子鱼一族。
  子鱼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目夷子和太子兹父。兄弟俩“性仁爱”、“留贤德”,威望齐名,但是,目夷子始终觉得弟弟的才能比自己强。这要换成别人,弟弟的小命恐怕早已玩完了,可目夷子果然仁爱非常,认为“能以让国,仁孰大焉”,诚心诚意想把国家让给弟弟来掌管,但是弟弟坚决不受。
  一天,目夷子心生一计,他对弟弟说:“我们一起去寻找修筑城池的地方。”二人催马来到一片三面环山、碧水环绕、背风向阳、田地修平的地方,目夷子问:“这是什么地方?”随从答曰:“此地为‘安’”。目夷子说:“这地方无侵无扰,可以安家”。
  看了一会儿,目夷子转身对弟弟说:“你帮我再仔细看看,我到前面一会儿就回来”。说罢上马扬鞭,转过一个山头就不见了。其后,太子兹父再也找不到哥哥目夷子。他明白,这是哥哥故意将国家让给自己,于是只好在此建城安家,并治理得国家富强、百姓富裕。
  时间一天天过去,太子兹父却时时忘不了目夷子的仁德,当他查访到哥哥就在附近时,准备前往迎接,可哥哥已不在人世。太子兹父悲痛万分,为了缅怀哥哥,他下令建亭树碑,题匾额为“目夷永固”。后人在复建的“目夷亭”处,题楹联“兄让弟弟让兄父命天伦千古重,圣称贤贤称圣顽廉儒立百世师”,追忆的就是这段故事。
墨子故里
方舆变迁道沧桑

  目夷国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在诸多山东古国之中也很不起眼,但却出了一位著名的人物:墨子。
  墨子是子鱼的后代,目夷一脉。按照人类繁衍通常三十年传一代人的规律,再结合墨子的生活时代,有人推算出墨子是子鱼的第七世孙。从血统上看,墨子应当是目夷国的贵族后裔,可随着目夷国的衰败和灭亡,墨子的家族也从贵族一下子沦落成了平民,过上了贫困的生活,他因此自称是“鄙人”。
  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吃过的苦、流过的汗和众多小伙伴并无二致。但是,与早年的孔子一样,虽然家族没落了,可墨子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祖上的辉煌历史,骨子里的贵族气质还在,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一心想着光耀门楣,重新走上人生巅峰。于是,他外出游学,遍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
  墨子的首要学习目标自然是著名的儒家。可听儒家的老师讲了半天,墨子总觉得那些礼乐制度华而不实,满口纲常伦理似乎也是废话连篇。于是,自己干脆另起炉灶,自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墨子“接地气”的主张很容易打动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加上墨子的精彩演说,圈来了越来越多的“粉丝”,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与儒家并列,成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甚至有“非儒即墨”的说法。
  成功咸鱼翻身,实现人生逆袭后,墨子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的志向,虽然目夷国早已复国无望,但是对于同宗的宋国,墨子总是尽力扶持,当然,宋国也视墨子为族人的骄傲。“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中学语文课本节选的这篇文章将墨子的仁义展现得淋漓尽致,殊不知,这正是墨子维护宗族荣耀之举,满载着他的复兴梦。
  两千多年来,关于墨子的籍贯问题,古人没少打笔墨官司,提出了宋国、鲁国等多种版本。其实,对于墨子的家族渊源,大家并没有多少分歧,只不过后来目夷之地先后被邾国、小邾国等国家收入囊中,才有了不同的理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的人,只不过放在不同时代看,会有不同的归属,我们又何必自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