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助力“三农”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
聚力解放思想勇担“支农使命”
2016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全县经营规模最大、网点覆盖最广的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的主力军,莒县农商行以“解放思想、进位争先、敢于担当”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倾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截至2016年上半年,共发放农户贷款12115户,金额18.92亿元,较年初增加354户,贷款余额增加1.05亿元,增幅5.88%,发放个体工商户贷款485户,金额2.18亿元,发放公司类贷款287家,金额69.48亿元,较年初增加15家,贷款余额增加9.05亿元,增幅14.98%。


不忘初心,以支持“三农”发展为根本,践行普惠金融
  莒县农商行将结合县委县政府“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商行决策链条短、政策传导快的机制优势,发挥网点遍布城乡、便民服务点覆盖主要行政村的渠道优势,发挥熟悉农民、紧贴农户的服务优势,发挥长期代理涉农惠农业务,掌握大量农户信息的业务优势,全面构建以乡镇网点为主干,以三农服务终端为支点,联通社区,覆盖城乡,辐射村社,以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发展规划为蓝图,加大中小企业及小额农户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农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全县重点工程项目,积极推广小额农户贷款,同时不断优化信贷流程,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继续优化信贷流程,简化贷款手续,办理贷款做到“三个一”,即一次性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办结,针对客户资金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一站式”服务,无缝隙衔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对“三农”领域的贡献度。

调整结构,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莒县农商行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政策,把握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原则,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以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授信行业结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农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严重过剩产能行业贷款,积极支持钢铁、水泥、炼油、轮胎等行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授信客户结构,提高“三农”、小微企业等中小创新创业主体的客户和信贷占比。进一步优化信贷期限结构,根据借款主体的行业性质、经营周期、资金周转等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结构和还款方式,实现信贷周期与企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化解过剩产能。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授信政策,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等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以及与节能项目、服务、技术和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能效项目。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和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一户一策做好授信管理和应急预案,引导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其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提升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发挥金融的资金引导和杠杆撬动作用,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保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助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践行使命,以承接金融扶贫任务为指引,助力精准扶贫
  今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确立了扶贫、脱贫的战略目标。会后,莒县农商行及时传达贯彻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精神,并从总体目标和工作措施等方面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先后出台了《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十三五”金融扶贫工作计划》,将精准扶贫与农户小额贷款推广相结合、与各类贴息贷款投放相结合、与富民产业培育相结合、与“龙头”带动相结合、与推进普惠金融相结合,有效整合了信贷资金与投放渠道,以实现精准扶贫贷款的精准、高效投放。下一步,莒县农商行将创新贷款模式,对有劳动力、有发展需求的贫困户优化信贷模式,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合理配置信贷资金,严把贷款用途,引导贫困户将信贷资金投向生产经营,促使扶贫贷款精准到产业、到项目,并通过完善产品、优化流程、强化考核,构建精准扶贫贷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贷款贷得快、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健康可持续发展。

解放思想,以农商行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支农实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支持好“三农”,服务好地方经济,必须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2014年,莒县农商行完成银行化改革,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优化了股权结构,促进了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支农服务能力,扩大了资本规模,支农实力得到了提升。下一步,将以体制改革带动机制创新,通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来提升核心发展竞争力,完善自身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力度。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信用评级、融资担保和业务流程,探索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力争在服务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取得新突破。围绕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及现代信息科技产业等政策指引,实行差别化的准入、评级和授信,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
  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支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打造“一强三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