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在校园和你聊聊电信诈骗那些事儿
2016年9月5日 15时24分57秒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各行各业都有“金九银十”的说法,意思是九、十月份是全年业务的旺季。这句话在电信诈骗分子中也同样适用。伴随着9月开学季,忙碌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在骗子眼里就是一个个行走的ATM机,他们早已经盯上了校园这块肥田。

  那么,针对校园学子,这些犯罪分子到底有哪些惯用的伎俩,他们又是如何得手的呢?

  骗子手法迷惑性强 细思量全是套路

  如今,黑市上每个网民的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甚至存在打包售卖的现象。之所以不法分子会瞄准校园,正是看中了学生们毕竟Too Young,人生经验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据了解,目前的学生信息市场价:“新生4毛1条,老的打包8万条5000元,量大价优,10万条以上,1分钱1条”。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包含了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情况、录取情况等,骗子掌握了这些,就可以精准行骗。

  

  图1:360发布防电信诈骗五大安全提示

  他们主要的诈骗手法包括:

  1、兼职工作

  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为学生提供兼职工作,往往都是门槛较低的“网店刷信誉”、“网上做任务”等虚假信息,骗取学生缴纳佣金。

  点评:天上不会掉陷饼,只会偶尔掉掉陷阱。

  2、冒充老师

  老师或者学校的特殊身份最容易让学生消除戒心。比如就有骗子谎称学校领导,需要送礼,让学生到银行转账给他。

  点评:同学,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东特窝瑞,先拿手机录个小视频发朋友圈得瑟一下,然后举报就好了。

  3、冒充公检法办案人员

  冒充公检法是骗子们屡试不爽的“高招儿”,他们往往谎称学生涉及案件,即将被抓捕,从而误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圈套。

  点评:这个比装老师的级别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啊!但是同学,如果真的“犯事儿”了,你见过哪个执法部门会先给犯罪分子发个短信:“先生您好,我们来抓您了,麻烦您准备一下跑路的相关事宜。”

  此外,虚假中奖、购物退款、异地消费、无担保贷款、办信用卡、谎称亲戚朋友被绑架或者遭遇意外等方式,也都是学生群体容易中招的套路。

  360深入百大高校 宣传反诈骗知识

  仅仅通过网络宣传反诈骗知识还远远不够,深入校园的面对面宣传同样不可少。这两天,互联网安全公司360组织专业人员,走进百家校园,现场提醒学生们防电信诈骗。

  

  图2:360走入高校提示防电信诈骗

  

  图3:遍布校园各处的防电信诈骗提示

  其实防止电信诈骗并不复杂,首先记住一点,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凡是接到电话或者短信要求您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别人的账户,或者是向您索要任何验证码的,都是电信诈骗的典型手段,千万千万不要照着做。

  此外短信链接不要点,170开头的电话要当心。如果没办法识别李逵还是李鬼,可以安装一个360手机卫士,不仅能查杀病毒,还能拦截诈骗短信和电话。

  小编认为,他们这些专业人士讲的肯定比一般宣传资料更清楚。也希望360等公司能继续肩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多开展这些对学生有帮助的活动,减少学生和家长们的损失。所以呢,不管你是刚走进校园的新同学,还是“久居校园的老司机”,多问问,多聊聊,平时擦亮眼睛,提升自己的姿势水平,提升手机安全系数,骗子就只能沦为被你调戏的对象了。

  (财编:欧阳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