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公众来说,该不该建超大对撞机这个话题似乎太过高深。但实际上,能够见证这种级别的科学争论,并在网上发言“掺和”一下,本身就反映时代的进步。
首先,科技发展让我们有幸见证和参与科学最前沿的争论。上世纪,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争论的科学意义和影响力更大,但当时的普通民众有几个知晓?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让今天的普通人都能在网上直接看到大师级科学家的公开文章和观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讨论。其次,“该不该建”能成为问题,也反映出中国科技实力的进步。曾几何时,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之类的前沿大科学工程似乎都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中国只能望而兴叹。如今,中国即将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而在有关超大对撞机的争论中已没有人怀疑中国是否拥有建设能力和实力,双方主要的争议在于“是否划算”、“是否值得”的层面。第三,众多网友发言,说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的关注度都在提高。
真理越辩越明。这次各方科学人物公开辩论,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相信这些大师级科学家并不介意公开讨论学术上的分歧,也会希望公众更多了解自己的领域。今后,重大科学工程决策必然会更加吸引公众的目光,也必然更有透明度。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