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叙利亚合作反恐属情理之中
2016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经过13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0日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一份新的叙利亚冲突各方停火协议,并于叙利亚当地时间12日19时(北京时间13日0时)开始生效。
  今年2月底,美俄也曾主导达成一份叙利亚冲突各方停火协议,但该协议在维持一段时间后名存实亡。俄罗斯力挺的叙利亚政府,与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温和反对派之间严重缺乏互信,这是导致叙利亚危机5年多以来,各种类型停火协议无法落实的一大症结。
  2月的停火协议泡汤后,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第一阶段谈判3月14日开始,至4月27日第二阶段谈判结束,各方并未谈出个所以然来。而且,本该继续的第三阶段谈判,至今也未能开启,8月1日前达成政治过渡框架协议的计划彻底落空。
  这种局面也增加了美俄就新停火协议进行交涉的成本和难度,因此当新协议最终达成并开始生效后,不仅叙政府和反对派表示认可,国际社会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美俄两国在协议中直言,如果这份协议能顺利执行7天,双方将加强在叙利亚的军事合作,包括制定战略、共享情报等,共同打击叙境内的极端势力。
  这正是这份新协议的重点,也是与以往任何涉叙利亚问题协议最显著的不同之处。甚至,各方普遍欢迎的已不仅仅是停火这个“小目标”,而是美俄开始认真讨论在叙利亚展开合作这个大趋势。
  这看上去有些意外,实际上是在情理之中。
  美国的叙利亚政策可谓失误连连。一开始就急忙宣布巴沙尔必须下台,可到现在巴沙尔仍在台上;叙利亚化武疑云之际,又划出红线,一度有动武的架势,怎奈俄罗斯抓住时机提出“化武换和平”,美国借坡下驴从了;“伊斯兰国”崛起后,美国培训的叙温和反对派武装在极端组织面前溃不成军,美国带头的国际反恐联盟一年下来的战果还不如俄罗斯反恐战一个月的成果多。
  相反,俄罗斯一方咄咄逼人,反恐战不仅改变了巴沙尔岌岌可危的局面,还将极端组织和一些叙反对派武装一并打击,并联合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组建反恐情报中心。随着俄罗斯奠定了在叙利亚的强大影响力,加上极端组织频繁在欧洲制造恐袭,这逼着美国不得不转变态度考虑与俄合作,以期将反恐效果最大化。此外,也不排除在奥巴马政府执政末期,美方想借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点成果,来尽可能对冲下此前一连串的政策失误,让奥巴马的外交遗产更好看一些。
  对俄罗斯而言,虽然今年3月从叙利亚撤出了主要军力,反恐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国内严重不景气的经济和财政状况,不足以支持俄罗斯在叙利亚长期作战。而且,从俄罗斯近期与土耳其等国的沟通来看,巴沙尔的地位并非不可改变。换句话说,俄罗斯也需要在稳定叙利亚局势后,尽快开启政治过渡进程,将已获得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以保证对叙利亚未来的足够影响力。
  一直以来,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局势,除了维持和扩大自身中东战略利益之外,还将其视为撬动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俄美关系的杠杆。俄罗斯要想缓解国内经济困境,必须谋求西方解除制裁,而这就需要俄美在乌克兰危机上加强沟通。如今,新的叙利亚停火协议已执行了5天,如果到第7天时仍无大的意外,美俄就将按约定开展反恐合作,这将或多或少缓解两国在东欧的对峙关系,为将来打破乌克兰危机僵局铺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