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翻脸时的正确姿势
2016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著名相声艺人郭德纲和他徒弟曹云金翻脸,让公众对这对师徒谁对谁错的问题讨论得很是激烈。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是古语又云“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可见师徒关系自古就是个很纠结的存在。从神话里的后羿和逄蒙,到小说中的岳不群和令狐冲,师徒一旦翻脸,一般都得斗个你死我活,至死方休。遍览古今中外的师徒翻脸史,有没有以美满结局收场的案例呢?还真有一桩,只不过,这事儿不是发生在当下的中国,而是在19世纪的英国科学界。
  下周9月22日是法拉第的诞辰。有点物理学常识的人都听说过这位大科学家,他因为发现电磁感应而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此公小学没毕业就进工厂干活,20岁以前跟科学没有任何交集。法拉第为什么能取得后来那样的成就呢?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恩师——英国化学家戴维。
  法拉第跟戴维结缘其实也算巧合。小学辍学后,法拉第进了一家订书场做学徒。法拉第这人有个伴随一生的优点,就是干活特别认真细致。有一次,由于书装订得好,客户一高兴,就给了他四张戴维的“科学讲座”门票。这四场讲座听下来,年轻的法拉第成了戴维的“脑残粉”。他把戴维四场讲座的内容整理成一本足有300页的书,还画了插图,给戴维寄过去,并表达了自己对科学的向往。收到该书的戴维很欣赏这位干活细致又对科学有热情的年轻人,于是大手一挥:“别在工厂订书了,到实验室来刷试管吧。”法拉第就这么成了大科学家戴维的学徒。
  虽然英国当时已经有了近代化的教育制度,但法拉第这对师徒的关系倒真和中国的传统师徒制度有点神似——在师从戴维的十年中,法拉第不仅充当戴维的实验助手,还是他免费的贴身男仆。法拉第在戴维家端茶倒水什么都干,不时还得被戴维他老婆训斥一番。不过苦出身的法拉第把这些都忍了下来,直到而立之年,这位实验助手已经发了30多篇论文,总算是快要“出师”了。
  恰在此时,戴维对法拉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当上皇家科学院院长后,戴维成了“摇椅科学家”,连着好几年没进实验室。在看到徒弟法拉第的成果一个接一个之后,心怀嫉妒的戴维开始给法拉第各种小鞋穿——先是要求在法拉第的论文上署名,暗示法拉第不过是受他思想指导的跑腿的;后来又在法拉第深陷子虚乌有的剽窃丑闻时保持沉默;再到后来,法拉第要参评科学院院士,戴维不仅不支持,反而利用老师的身份强令他放弃评选。此时的法拉第也是忍无可忍,破天荒地顶撞了一回老师。恼羞成怒的戴维居然转而利用院长身份向院士们施压,要求他们反对法拉第当选。得亏人家英国人思想比较独立自由,加上科学家本身都是些认死理的主儿,最终,法拉第在院士评选中只收到了一张反对票——这一票就是戴维投的。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法拉第和戴维两人算是彻底闹掰了。按照这个剧本发展,紧接着应该上演的是师徒两人的互撕大战。如果真要撕,法拉第手上绝不是没有牌。然而,法拉第没有这么做,他依然每天一头扎进实验室,任由戴维上蹿下跳地给他使绊子。最终,是戴维自己良心发现,停止了对他的打压。再后来,随着法拉第的声名渐隆,戴维终于认识到这位徒弟绝非自己的跟班,而会成为一名成就更在自己之上的学者,于是主动写信想跟徒弟重修旧好。人家法拉第给了他个很有范儿的答复:“尊敬的先生,我依然如当初般敬仰您,感激您,只是,从今往后我不再奢望跟您有任何交集。”
  戴维临终前,有朋友前来探望,问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这位发现了钾、钙、钠、镁等数种元素,亲手开创了电化学的大科学家干脆地答道:“法拉第,当然是法拉第。”
  人性是复杂的,对于“师徒恩怨”这样难扯的关系,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要考验人性,也不要纠缠于人性。通观法拉第与戴维的恩怨史,你会发现法拉第身上最大的优点正是他只琢磨事,不琢磨人。正是这个优点让他被戴维慧眼识才,也是这个优点让他熬过了苦难的学徒期,更是这个优点让他化解了昔日师长对自己的偏见。金庸在他的小说里,给弃徒令狐冲的剑诀是“无招胜有招”,而现实中的科学大牛法拉第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位无招胜有招的大侠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