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查查公益旗号下的账本
济南旧衣回收市场监管暂时还是空白
2016年10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旧衣回收箱有人定期来清理。(资料片)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把家里穿不着的衣服投到旧衣回收箱里,让政府帮咱捐给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相信这是大部分市民把旧衣服投到旧衣回收箱的初衷。然而,旧衣回收箱背后的操盘手实际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并非政府单位。企业打着“公益”的旗号进入小区,那么公益的账本是否该公开呢?是否应该由相关的政府部门来监督呢?齐鲁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旧衣回收市场监管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本报记者 孙业文     

旧衣回收谁来运作?
不少人误认为政府项目

  “你知道这些旧衣回收箱是谁安装的吗?这些衣服又都去哪了呢?”近日,记者在十亩园小区、南全福小区和新世界阳光花园随机询问了15名市民,其中有14名市民认为旧衣回收箱是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衣服一般都捐给了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只有1名市民觉得是企业安装的,衣服被企业用来赚钱了。
  由此看来,大部分市民都认为旧衣回收箱是政府而非企业所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操盘手是企业。“企业打着公益的旗号,然后再联合几个政府单位或社会组织,就可以在小区里安装旧衣回收箱,大约一周左右有人来清理一次箱子里的衣服。”知情人士刘亮(化名)称。
  南全福居民王女士称,小区里有这么一个旧衣回收箱非常方便,可以把不穿的衣服直接扔里面,解决了家里一大难题。“不过知道是企业在做这件事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以前的时候,有些可扔可不扔的衣服我都投到回收箱里,因为我觉得这是在做一项公益事业,以后我就得琢磨琢磨了。”王女士说,旧衣回收箱上都写着“济南市公益环保项目”,并且还都写着相关的政府单位和服务电话。
1500吨旧衣去哪了?
公益捐赠暂无公示

  济南成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孙经理说,回收旧衣服一般15%用作捐赠,85%被加工成流通商品。“符合捐赠的衣服我们会联合妇联和其他的公益组织捐给黄河北、南部山区的贫困人群。”孙经理说,白色棉织物经过纤维化处理可以生产棉纱,有色织物经过纤维化处理可以生产无纺布,涤纶织物经过化学处理分解还能生产涤纶原料。
  “一个箱子的运营成本在1500元左右,衣服被加工成流通商品卖掉后扣除相关费用,所剩下的利润很少,利润差不多只能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转。”济南衣衣不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陈经理称,他们公司也经常联合济南慈善总会举办各种捐衣公益活动。
  刘亮称,一个箱子每周约可以回收50斤废旧衣服,一个月就是200斤,一年就是2400斤,因此一个回收箱一年至少要回收1吨衣服。“目前,济南市区大约有1500个回收箱,一年大约要回收1500吨旧衣物。”刘亮说,回收的旧衣服大部分被企业加工成其他商品出售。
  “有的旧衣服被直接回收翻新,有的用来收集金属比如拉链、各种金属配饰,有的被加工成其他商品如保温布、棉纱,基本上都能利用。”刘亮说,旧衣回收市场背后有一个很大的产业链,收来的旧衣服从原料角度看没有任何成本,基本上又能充分利用,这个行业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企业由谁监管?
几个部门都说管不着

  “既然企业是打着公益的旗号进来的,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那么是否应该把它的‘公益’账本进行公示呢?”市民刘女士称,她非常想知道自己捐的衣服的去向。
  据悉,从2015年9月份至今,在济南共有3家旧衣回收企业在运作,它们的旧衣回收箱分布在济南200多个大小社区。
  从旧衣回收箱上标注的主办和监督方来看,“衣衣”是济南市文明办、济南市房管局主办,“成刚”由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监督,“顺亿”是济南市红十字会监督,然而12日下午记者采访各主办和监督单位时,却没有一个单位称是这些企业的“监管单位”。
  济南市文明办、济南市房管局称他们只是“提出倡议而非监管单位”;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则以“相关负责领导不在,情况不清楚”为由挂断电话;济南市红十字会则称“只是合作而非监管单位”。 
  “企业做公益捐赠的那些衣服至少要经过消毒吧,说好的捐赠部分能否按承诺的兑现?这方面的监管总不能企业自己监管自己吧?”有市民质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