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耕园内,打理果园。 本报记者 于伟 摄
本报记者 孟杰 于伟
黄金梨的采摘期一过,岁耕采摘园开始进入休整期。成片成片的桃树、杏树、梨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园里的小路,采摘园的热闹告一段落,岁耕采摘园园区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印着岁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盒装五谷杂粮正在网上卖得红火。涉足农业14年,做观光农业8年,2015年,在所有园区的基础上,山东岁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打四季综合性采摘园,售卖有机农产品,老板杜保民正打着自己的生意小算盘。
园里的梨子甜
吃果子还能赚乐趣
9月份正是黄金梨的成熟期,小小的个子、青青的皮……看似其貌不扬的梨,一口下去,却是满嘴甘甜的汁。为了吃上这一口脆甜的黄金梨,市民高先生专门驱车从城区赶往位于太白湖新区的岁耕采摘园。“别看这梨个不大,吃上一口可真甜。”不光自己吃,每来一次,高先生还会摘几箱梨子带回去,让城区的亲戚朋友们都尝尝鲜。五六月的桃、杏,八九月的梨,在岁耕采摘园,不仅能吃上新鲜的水果,还能感受一把随吃随摘的农场主的乐趣。
这一片300多亩的果树林是杜保民看着长起来的。每天都与园子打交道,对于这一片果树林,杜保民最熟悉不过了。“2002年,我们团队开始做农业,刚开始涉足的是园林,主要是观赏性的苗木,到了2008年,团队开始转型,走上了发展采摘园的道路。”杜保民称,无论是从规模和品种上,还是从时间长远上,岁耕采摘园都可以称得上的济宁采摘园界的翘楚。
岁耕采摘园分为A、B、C三个园区,A区主要种植早熟的桃杏,B区主要种植桃子和石榴,在C区,则以黄金梨为主。“园区种植的果树不同,采摘的季节也不同,这样更利于园区的管理和修整。”从5月份到10月份,是采摘园最红火的时候。
除了桃、杏、梨、石榴……C区今年还种上了苹果、樱桃、冬枣和无花果,图的就是让来采摘园的市民吃到更丰富品种的水果,享受更多田园生活的乐趣。“品种多了,可以错开季节,这样市民一年四季过来都能有果子采。”除了陆续丰富园区的果树种类和品种,园内的基础设施也会逐渐得到完善,未来园区将把采摘、餐饮和休闲娱乐结合起来,走多元化采摘园的路子。
严把质量关
农产品做出大名堂
为啥都说园子里的水果好吃?杜保民透露,这300多亩的果树林,园区没有做任何的“手脚”,全部都是纯天然,自然生长和结果,个个都是生态果。除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外,园区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山农大的研究生、干了大半辈子退休的专家顾问,都为园区果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从前期品种的挑选培训,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修剪再到采后的保养,都是按照有机水果的要求做的,为的就是保证水果的品质,让忍一尝就知道这里的水果跟别处的不一样。”杜保民称,园区的果树全部采用人工防治病虫害,不施农药和化肥,所用的肥料全部都来自附近鹅厂产生的有机肥水。“我们全部采用最传统的农耕模式,不喷洒农药和锄草剂,蜜蜂授粉,水果吃上去更加香甜。”每年的5月份开始,岁耕园的采摘季都会如期到来。
除了多元化的采摘园,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也是岁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大经营特色。杂粮的加工厂房就建在果树飘香的采摘园A区。在加工车间内,工人们要对运来的金谷小米、鱼台大米、黄河大米、东北黑香米、微山湖的湖产品……进行人工分拣。在分拣前,这些小小的颗粒还经过了重金属检验、农药残留检验、水分检验、微量元素检验等层层关卡。“无论是采摘园的果子,还是厂房里的杂粮,最最重要的都是严保质量。”杜保民说。
公司的种植基地目前已经遍布了全国主要产区,重点投资和开发方向是国家地标性产品种植基地。在考察种植基地的过程中,公司一直把有机食品认证的要求作为标准,并把申请农产品有机认证作为了目前的努力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