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穿旧衣背麻袋出门,晚上带酒菜满载而归
城市职业乞丐月入七千超白领
2016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泰安一中北邻,一名乞丐躺在地上,来往市民不时地给他施舍一些零钱。
  泰安龙潭路和灵山大街交口附近,一名乞讨者正在拦车乞讨。
     本报泰安10月20日讯(记者 杨璐 赵兴超) 衣衫褴褛,流连在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见到这样的流浪乞讨人员,不少市民都会心生怜悯,给他们一些钱财。殊不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属于职业乞讨者,有不少人收入还相当可观,一个月大约能挣六七千元,超过普通白领。
  随着天气转凉,泰安市救助站开始了每周不少于两次的上街巡查。连续几次巡查,却收获不多,工作人员介绍,主要是因为现在泰安的流浪乞讨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职业乞讨者,而他们因为怕影响“工作”,都拒绝接受救助站救助。
  15日,在泰安灵山大街桥洞子处,一名50多岁的男子站在红绿灯路口处,每当有市民停车等红灯时,他就上前去拿着抹布象征性地擦两下车玻璃,然后向车主要钱。工作人员远远喊了一嗓子,男子看了一眼,转身慢慢离开。“这就是职业乞讨者。以前我们一上前,他们撒腿就跑。”工作人员介绍。
  青山街一家超市的老板告诉记者,几个职业乞讨者常在他们那一块转悠,晚上有时候会来买烟酒。有两三个人几乎每天都来他们店里把零钱换成整钱,几乎每次都能换上二三百元。“这样算下来,他们一个月的收入要六七千,比泰安大多数白领的收入都高。”
  “青山、三里这边的小旅馆,价格便宜离车站也近,那些乞讨的有不少都选择住这边。”泰安青山社区旅馆老板李先生开旅馆已经19年了,他见惯了住旅馆的乞讨者。李先生说,十年前小旅馆还没有遍地开花的时候,他就曾接待过住店的乞丐,那时住宾馆的大多是出差的,从穿衣打扮上看不出来哪些是乞丐。
  19日晚上,记者在泰安老汽车站跟随一名乞讨者走进了泰安交通宾馆附近一条小胡同,眨眼的功夫,乞讨者就不见了。“我们这边住宿的就有职业乞讨的,就是因为人多杂乱,才好掩饰身份。”交通宾馆附近一家旅馆服务员陈女士说,常有客人早上穿着破旧衣服、背着麻袋出门,晚上带回酒菜在屋里吃喝,有的人退房时穿上好衣服,都没法和之前的模样对起来。另外,也有少数乞讨者有时会露宿在街头或者铁路桥洞等遮风挡雨的地方,目前,随着天气转冷,这部分乞讨者也转向了小旅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