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主体驾驭亲密
2016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蒋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赛林纳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晚上九点,小凯躺在沙发上玩《我的世界》,等加班的老公带甜甜圈回来。边等边想,自己不喜欢奶油和糖霜,只爱吃巧克力酱,这一点为什么老公从不记得。九点四十才听见门响,小凯躺着不动,等老公换鞋脱衣来个爱的亲亲,谁知老公直接进了厨房,大声问有什么吃的。小凯一愣,也跑进厨房,揪出半个身子探进冰箱的老公:“甜甜圈呢?”
  老公一脸蒙圈。早上小凯似乎是说过想吃某某店的甜甜圈,可没说让买啊,而且那家店就在小凯办公室附近啊。
  吃了碗不开心的泡面,老公洗过澡倒头就睡。小凯本想啪啪啪,这下只得干瞪天花板。实在气不过,把老公推醒,质问他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不好。老公困得要命,哪想得明白什么好不好,说句“又发神经”接着睡去,留下小凯在黑暗中满腔怨怼。
  说到“好不好”,小凯大概受了前阵子一部热播电视剧的影响,那剧中男主的语录在朋友圈热转:“我媳妇想吃肉,我给做。我媳妇想吃樱桃,我去买。我媳妇脾气不好,我惯着。我媳妇没钱,我养她。我媳妇能花钱,我赚去……”这样的“好先生”不就是女人梦寐以求的吗?“小凯们”把这种有点浮夸的行为模式转化成对老公、男友的期待,等着被宠溺或被爱。“给我买甜甜圈”“给我买戒指”“带我去旅行”“带我见朋友”……从恋爱到结婚,老公做的每件事,都被小凯作为“对我好不好”的衡量,并因此或喜或忧。这似乎顺理成章,但仔细想想,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为什么总是“对我”呢?
  这是一个属于客体的自我定位。表面看,小凯是在“作”,实质却是始终把自己当成关系中的客体,处于被动的姿态。“你怎么对待我”决定了小凯的感受,但无论感受如何,她只会赞赏或抱怨,而不会主动参与规划、推进执行。与这样的小凯对应,老公虽然是主动的,却也是受到抑制的,既要在过于感性的“好不好”标准中迷惑,又要不断进行孤军奋战,久而久之,不像是与“人”共同生活,而像豢养着一只喜怒无常的宠物,得不到平等的情感回馈,更遑论创造性、建设性举动带来的惊喜。这样的亲密关系,即使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着形式上的美好,其内在的生命力也是堪忧的,而关系的发展走向,更不在小凯或任何一个“客体”的掌控之内。
  为什么不试试“反客为主”呢?亲密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应该是独立、成熟的主体,想要什么,就去争取,想做什么,就去规划,想获得什么样的关系,就去选择,去付出,去交流与体会。关系中的各方都旗鼓相当,在平等互动中彼此回馈,关系才会丰富而新鲜,令人乐在其中,享有长久的亲密。
  “我想吃甜甜圈,我去买,我不喜欢奶油和糖霜,我要和老公谈谈,请他加入我的巧克力工厂……”小凯能不能说出这样一段新的语录呢?想想也很有趣。毕竟这个时代,迪士尼都已经抛弃了“王子拯救公主”的套路,期待“被好好对待”的人们,是时候学会好好驾驭自己的关系了。
  微博:@Serena-Chiang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