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再造,大部制提效不少
济南高新区举办体制机制改革阶段性成果观摩会
2016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场监管局舜华路市场监管所所长介绍改革经验。
     自今年年初济南高新区召开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大会以来,各项改革陆续推进。随着高新区大部制改革的完成以及人员KPI考核等进入正轨,济南高新区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如何?相关部门有哪些改革经验?10月9日上午,济南高新区举办了一场体制机制改革阶段性成果观摩会。来自高新区党工委、各部门、园区、办事处及济高控股集团的负责人参与观摩学习。

  文/片 本报记者 修从涛                

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五合一,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发起于2013年,但没有统一模式,有的地方将工商和质监合并,也有的将物价局或者专业性更强的食药监也纳入其中。继2013年12月,济南高新区将食药、工商、质监、食安办合并为市场监管局之后,今年3月,又将物价管理职能并入其中。
  食药、工商、质监、食安办和物价,“五合一”怎么合?合并后如何监管市场?成效又如何?9日,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阶段性成果观摩会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晒出自己的改革成果。
四个窗口的业务
现在一个窗口办

  “你学我,我学你。”在我国市场监管机构合并改革中,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借鉴。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五合一”的改革经验却引起国家工商总局的关注,并带领全国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到高新区观摩学习。
  “五合一”的文章怎样做?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杰介绍,合并不等于简单的相加,为了不留改革后遗症,新成立的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打破原先工商、质监、食药三套体系各自为政的局面,首先进行了人员融合和业务融合。
  “原工商口的副局长分管质监业务,质监口的副局长分管食药业务,食药口的副局长分管工商业务。”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实现人员融合,市场监管局还实行了一次人员双向选择,让各个业务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互相选择,“选不上的,待岗再培训”,仅通过一轮就实现了人员岗位平稳过渡,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业务融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也考验着改革的成效,其中对企业注册登记、食品药品许可等一些业务办理窗口进行整合,应该是业务融合的最大亮点。
  “原来要在三个局四个窗口办理的证照,现在在一个窗口受理即可办理完成所有申请。”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商事登记联合审批改革,市场监管局整合优化了审批流程,探索出“一表申请、一窗通办、部门联审、三证合一、档案共享”的注册登记新模式,实行“一门化办理,全窗口服务”,实现了业务融合后的流程再造。
移动智慧监管平台
10分钟办1小时的事

  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还向观摩人员介绍了此次改革中的重要成果,即智慧监管平台。这也是全国首个正式启用的跨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系统领域的综合性市场监管移动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综合了职能范围内的所有监管业务,通过智能终端的APP软件,可以引导和帮助监管人员开展工作,面对不熟悉的业务也能独立、规范地完成,告别了过去“一支笔、一张纸”效率不高的监管模式。
  “以前需要抽检登记,然后手写文书,一些法律法规查询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只要按照终端的步骤操作,就可以自动形成文书,避免了不规范现象,也给被检企业节省了时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先一次执法活动至少需要1个小时,通过智慧平台的移动终端,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李在武介绍,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不仅把复杂的执法业务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终端操作,将“单一业务型”监管人员变成了“复合全能型”,而且解决了执法的随意性和抽检的公平性问题,同时也能够形成监管评价大数据,为市场监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多部门合并融合后,配合智慧监管平台的执法活动,也给市场主体带来了诸多方便。李在武介绍,原先对一个市场主体的执法行动,要出动4个部门、至少8名执法人员、通过4次检查才可完成任务,现在市场监管局的1个部门、通过2名执法人员开展的1次综合执法检查,即可轻松规范完成。

国土规划管理局:变身“政务超市”,项目审批大提速
  按照济南高新区大部制改革思路,高新区将规划、国土、建设等建设类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高新区管委会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
  整合后的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审批提速增效,原先对口市级八个职能部门数十个业务处室的窗口,整合为国土规划建设行政审批一个总窗口、七个分窗口的工作模式,创建更为简洁高效的项目审批模式。
多机构合并整合
扁平化串联式管理

  在此次改革中,原市规划局高新分局、市国土局高新分局、高新区建设局进行合并,并纳入发改、地震等部门的部分职能,成立了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加挂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市国土局高新区分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
  据介绍,新成立的高新区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进行了机构的划分与整合,设置了综合办公室、规划办公室、国土资源办公室、建设管理办公室、市政公用管理办公室、城市更新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以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并针对高新区新划入代管区域后的格局特点,设置了东区、北区、西区国土规划建设管理所。
  “国土资源办公室负责国土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市场监管、土地征收、地籍管理、土地储备等职能,实施扁平化串联式管理;执法监察大队负责土地矿产执法监察与矿产地勘职能,通过此次机构调整,来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和压缩审批层级。”相关负责人介绍。
窗口业务融合
一站式窗口服务

  此次改革进一步推进各审批窗口整合与业务的融合。
  据了解,改革将原先对口市级八个职能部门(发改、国土、规划、建设、人防、房管、市政、地震)数十业务处室的窗口,整合为国土规划建设行政审批一个总窗口、七个分窗口的工作模式,进驻高新区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站式窗口服务。
  在业务融合方面,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整合梳理审批事项,优化流程内的审批事项集中到窗口,利用联席会议与联审制度等措施,优化各个环节的审批与交换流程,保障进驻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在审批业务窗口整合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清晰、流程明确、业务简单的审批事项授权窗口工作人员即时办理,事后备案,逐步实现部分项目的即来即办。打破窗口界限,强化协调协作,努力创建高效审批帮办模式,积极创建提前介入、容缺办理、同步同期办理的引导式预审工作模式,采取单一要件一次确认方式,减少重复提交与审核,压缩建设类手续审批时限。”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革正在逐步实现窗口审批的提速增效。
  据介绍,仅今年5月份一个月,仅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局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就受理业务761件,制作证书约800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