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电动汽车行业不可“一刀切”
2016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7日,记者从德州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低速电动车市场治理整顿紧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即日起至年底,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低速电动车清理整治行动,一些鱼龙混杂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小作坊式企业将面临出局(本报10月18日C02版)。
  消息一经传出,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之人多是对低速电动汽车深恶痛绝的机动车驾驶者,毕竟,闯红灯、逆向行驶、违法载人、酒后驾驶、非法营运、违禁通行……一系列电动汽车乱象,已然成为威胁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忧愁之人多是电动汽车的老年驾驶者,毕竟,有“老年代步车”之称的低速电动汽车,拥有好操控、好停车、费用低等多个优势,解决了不少人接送孩子、买菜购物等近距离的出行需要。
  由此不难看出,在城市交通拥堵越发严重的今天,低速电动汽车已成为“矛盾的纠结体”,既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行业扩张犹如雨后春笋之势;又备受舆论质疑,几经部门打压,长期在夹缝里谋生存。简言之,低速电动汽车是出行利器,亦是安全隐患,从本质上讲它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之所以自落地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其问题的根节在于无秩序和不规范。
  而这种野蛮生长的混乱,病因又是多方面的。从生产销售的角度,许多小作坊式企业出产的低速电动汽车,工艺简陋、粗制滥造、安全性差、事故频发……已成为危害行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从上路行驶的角度,无牌、无照、无保险也能满地跑的现状,始终是悬在出行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至今日,穿梭在街头巷尾的“老年代步车”、“城市观光车”,已成为考验城市管理者治理水平的一道考题。诚然,低速电动车行业亟待规范,却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粗暴取缔。在我看来,与其彻底否定和封杀低速电动汽车,倒不如正视市场需求,给其一个合法存在的空间,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统一标准,做好行业引导,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强化部门的审查监管。首先要进行源头治理,加大对违法厂家和改装车行的打击力度,剔除粗制滥造的电动汽车厂商。其次要从制度上入手,进一步完善电动车管理法规,规范电动车驾驶行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