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周年论坛,鲁抗用了“创新发展”来定位
济宁工业地标寻求涅槃之路
2016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鲁抗高新区高端制剂园区规划图。
  鲁抗前身—济宁抗生素厂。
     本报记者 马辉 晋森 于伟

  鲁抗医药,一个曾经在济宁西郊田地上建起的三线小厂,经过5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总资产40亿元的上市公司。10月21日,是鲁抗建厂50周年,周年纪念日前一周,总投资17.2亿元的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落户高新区。在济宁市“退城进园”战略下,鲁抗于2015年初把原料园区、制剂园区分别搬至邹城市工业园区、济宁高新区,力争3-5年内搬出一个新鲁抗,吹响二次创业新号角。
  113名好伙伴来“庆生”
靓女找到新婆家

  21日,鲁抗医药建业50周年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医药协会领导,行业专家学者,113家鲁抗医药的战略合作伙伴从全国各地赶来,为鲁抗新发展出谋划策。
  在鲁抗50周年论坛举办前一周,10月14日,鲁抗医药与济宁高新区在圣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17.2亿元的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落户高新区,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
  在50周年建业之际,鲁抗转型发展动作频频。其实早在2013年,鲁抗的转型发展就已拉开序幕。
  “鲁抗从2013年就把‘退城进园’摆上台面,开始谋划,怎么退,退什么。”在鲁抗医药党委书记颜骏廷看来,除有政府“退城进园”政策外,历经50年发展的鲁抗同样面临设备、技术改造升级需求,而老厂区已无外拓空间,同时居民有对生活环境改善的需求,鲁抗也面临了“不得不退”的局面。
  2015年则成为鲁抗“退城进园”的关键节点。“济宁高新区要打造市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这与鲁抗转型发展建高端园区不谋而合。”颜骏廷介绍,看中高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发展环境,2015年鲁抗与济宁高新区高频次对接,最终牵手高新区建设高端制剂园区。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作为鲁抗制剂退城进园承接园,肩负着鲁抗实施大制剂战略和高端制剂战略的历史重任,同时是鲁抗医药总部搬迁地。
  同时,位于邹城市工业园区的鲁抗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是鲁抗医药原料药“退城进园”转型升级的承接园。
创新引领新发展
鲁抗要的是“裂变反应”

  “鲁抗的‘退城进园’,实际上是退出两个园区,新建两个园区,分别在邹城市工业园区、济宁高新区建原料园区、制剂园区。”颜骏廷说,鲁抗搬迁绝不是简单的物理搬迁,而是转型升级,现代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环保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成为着力方向,比如在高新区的制剂园区的市场方向就是高端制剂及国际市场。
  “而这离不开创新力量。”颜骏廷接着说道,“鲁抗走过50年,其实每一步发展都得益于创新的力量,而曾经的徘徊不前,也是因创新不足。”自1985年进厂至今,颜骏廷在鲁抗已工作生活31年。他深知创新对鲁抗的重要性,鲁抗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浸透着技术创新的力量。
  在鲁抗50周年高峰论坛上,创新发展成为论坛主题词。“如果说一个企业发展了50年,要开一个会,该总结的会有很多,但非要给这个会定个关键词,那就是‘创新’,唯有此才能扛起鲁抗下一个50年发展的大旗。”
  在新产品研发、老产品升级投入资金不断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更加密切,在商业模式上专心做文章,把管理权限下沉到事业部……鲁抗医药已经把创新驱动作为未来一项重大战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位于济宁高新区的鲁抗高端制剂园将于明年8月投产,“创新”无疑已成为鲁抗转型发展新引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