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不应是缺教师的理由
2016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夏津县不少学生家长打电话反映,自9月份开学后,夏津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语文、政治、历史等多个课程出现了无任课老师的状况,学生只能在班内自习或由其他学科老师代理。据了解,女老师集中生二胎是师资急缺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教育部门对此曾安排后备老师来上课,但后备老师后来被抽调去了乡镇学校。(详见本报10月27日C03版)。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看到这则新闻时,不少人都会联想到这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可惜再饱满的口号也敌不过更骨干的现实。其实,夏津县第一中学教师短缺的尴尬现状,也只是全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小缩影,更是教育部门长期未能根除的棘手难题。就好比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象牙塔里的师资短缺的问题,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难题。对学校而言,师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校形象的负面影响之大也是难以估量的;对家长来说,师资短缺无形中催生出了选校择校的烦恼,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更令人忧心的是,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师资力量,在二胎时代遭遇到了更大的考验。以夏津县第一中学为例,女老师集中生二胎便是师资急缺的主要原因。无可厚非的是,教师也是普通的公民,同样拥有无疑争议的生育权。然而,女老师扎堆生二胎,却成了当下愁怀校长的管理难题。一方面,一旦女老师集中生二胎,就会出现产假式缺员,空缺的工作会转移给其他老师,无形中就加大了他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生二胎的女老师一般都在30岁左右,往往是学校最成熟的骨干教学力量,这无疑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诚然,二胎政策放开对学校的影响不可避免,这不只是单方面的教育问题,还是更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统筹社会各方合力来解决,力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首先,教育部门要做好学校的“后盾”,具备超前意识,做好相关规划,适时设立机动编制和建立人才储备库,扩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结构。其次,学校也要做好积极应对,适时聘请代课教师来应急解困,或者抽调学校内部其他在职教师支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给予教师一个更人性的认知,提高其社会认同感和岗位幸福感,让更多精英群体投身于教育事业。

齐河农商银行 开展金融知识 进校园活动
  近日,齐河农商银行开展了“金融知识进万家——走进校园”的活动,来到齐河文玉外国语学校进行慰问。除了给一年级新生赠送蜡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工作人员还向高年级的学生赠送了图书,并在现场组织了一场金融知识互动小讲座,向学生宣传银行卡的使用和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齐河农商银行不仅给学校的师生带来方便的金融服务,而且该行工作人员还时常走进校园帮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不论是从“争当小小银行家”,还是本次“走进校园”活动,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都十分用心的向学校师生宣传讲解各种金融知识,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李卫 徐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