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都要“富养”
2016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 念 彤 
  那天,我和闺蜜领着她五岁的女儿糖糖去朋友家做客。客厅的陈列柜里有一瓶朋友自制的蝴蝶兰干花,非常漂亮雅致,糖糖一进门就被这瓶花吸引住了。临走时,糖糖执意要拿走干花,谁劝都不行,朋友以商量的口吻婉拒,“阿姨制作干花好辛苦的,宝贝,给你这个维尼熊小玩偶好不好?”“不要!”糖糖把玩偶摔在地板上,拽着妈妈的衣角耍脾气。闺蜜赶紧从包里掏出手机,边划拉边说,“妈妈给你从网上买,这么多干花,你自己选。”“不行,我就要这个,现在就要!”糖糖的无理取闹继续升级,扯开喉咙哇哇大哭。闺蜜是那种女儿一撒泼立马投降的主儿,无奈之下求助朋友,“改天我给你买一瓶,这孩子惯得实在没样了。”朋友见状,也不便说什么,笑一笑,取下干花给了糖糖。心愿达到了,糖糖只顾抱着干花往门外走,连声谢谢再见也没和朋友表达。
  回家的路上,闺蜜向我大倒苦水:都说穷养儿富养女,我把最好的物质给了糖糖,要什么给什么,单说她喜爱的芭比娃娃就能装满一个屋子,可你看,稍微不顺她的心就是各种闹腾,骄横任性的脾气真让人头疼。我毫不客气地对闺蜜说:你这不是富养是惯养,把孩子宠溺出一身“公主病”,因为桃子上一个小小的疤痕,糖糖拒吃,不给换就赌气不吃饭;跟大人连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要知道,这是在别人家,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她要逐渐面临群体生活,到那时,谁会迁就满足她的小心愿?你除了无条件的物质满足,根本没有给她精神上的“养料”。
  闺蜜向来将富养女儿奉为圭臬,经常听到她自豪的语调:去国外出差,给女儿买了限量版的芭比娃娃;春节带女儿去了香港迪士尼乐园,女孩子嘛,就要开阔眼界。如果将富养仅仅局限于物质或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那真是太片面了。
  同样,上初中的佳妮也是富养起来的女儿,才艺培养是他们家的富养方式。佳妮爸爸立志要将女儿培养成贵族气质的淑女,琴棋书画舞蹈连轴转地学,一年读几本名著,要临摹多少幅字画,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过,走进佳妮的家就会发现,原来这个家的安宁和谐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再看看佳妮,闷闷的很少笑,长长的睫毛总是垂下来,不快乐就像她的贴身“闺蜜”,紧跟其后。
  佳妮爸爸是那种很“冷”的人,和妻子有了矛盾最擅长使用“打死也不说话”的沉默,佳妮妈妈相当厌恶冷暴力的精神折磨,她用尽恶毒的语言辱骂丈夫,以泄心头之恨,转过身又对着佳妮祥林嫂般地絮叨,“若不是因为你,我早离婚了。”要么半月二十天不说一句话,要么撕破脸皮,相互羞辱是这个家的常态。我曾亲眼目睹佳妮在书房弹琴,她的手指在琴键上不是翻飞舞动,而是愤怒地敲打,杂音烦乱的琴声仿佛是奔涌而出的抗议。
  《美国科学家》杂志公布了10种最佳育儿方法,列在首位的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其次就是父母好好相爱,这比经济条件、各色培训班之类的教育重要多了。言传身教,爸爸妈妈要将美好的修为传给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在锦衣玉食的成长中感受种种世态之丑陋。
  物质是最浅显的表层,男孩女孩都需富养,富其眼界,长其意志,注重精神内涵的富养,深知穷且益坚的道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