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帮扶”让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日照市公安局将莒县一偏远村庄打造成全市首个“中国淘宝村”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徐艳 片/本报记者 刘涛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村庄到闻名全国的“中国淘宝村”,莒县阎庄镇渚汀村只用了2年的时间。而带来这一巨大改变的关键就在于日照市公安局的对口帮扶。“帮扶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因地制宜探索一条长远发展的致富路子,让村民们致富。”市公安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曹剑锋说。

  确定电商帮扶模式
选派网络人才进村

  2014年10月份,作为日照市公安局首个驻村对口帮扶的第一书记,曹剑锋来到了莒县阎庄镇渚汀村。 之前,市公安局帮扶小组已经入村了解村情,针对该村交通便捷、人力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决定了以打造日照“淘宝第一村”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商经营模式,引导村民依托互联网创业致富的发展路子。确立“智力帮扶”方式后,市公安局才选派出了网络技术高的曹剑锋为“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
.  “渚汀村,距莒县县城约10公里,全村共有共有村民800多户,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农产品。”曹剑锋说,以前单纯的依靠农耕收入,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让本就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开网店不仅能让这些青壮年回流,还能让一些因病残失去劳动力致贫的家庭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但做农村淘宝又谈何容易,起初,曹剑锋只是引导和鼓励村民在“淘宝网”上开网店,将有机小米、银杏果、有机大米、花生油这些本村土特产放到网上销售。由于当时开“农村淘宝”比较早,没有经验可借鉴,销量总是上不去。为了学技能,曹剑锋自己出资5万元,让村里人“走出去”,半年的时间内五去义乌考察学习。
尝到网店销售甜头
务工人员回村创业

  而为了让村民学会更好的操作、装修网店,2015年上半年,日照市公安局帮扶15万元,为渚汀村建设了高标准多媒体电商学教室,并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邀请老师专门来村培训电子商务。如有了系统的培训后,村民们的网店生意也越来越好,初步实现了通过网络把当地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对“网店”的经营也越来越有信心,村里的很多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也纷纷辞掉工作回村创业。
  陈晓龙就是青壮年回流创业的一员,也是渚汀村首批淘宝注册店铺的店主,如今2年的时间他已经从原来的打工仔变成了拥有两家注册公司的“陈总”,每个月最好时纯利润达3万元。而做淘宝之前,他的月收入却只有2000元。
  随着不断的摸索,渚汀村的淘宝之路渐渐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并摸索出了一条“支部+电商+合作社”的脱贫模式:村集体把政府扶持资金投入建设蔬菜大棚,并折股量化到每个贫困人口,通过经营大棚借助电商平台出售农产品,所得收益按股精准分配至贫困户,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而通过合作社的建立,村民只要在网上注册自己的网店,接到订单以后到村“两委”经济合作社拿产品,通过物流发到客户当中。货源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村民只需要负责在网上联系客户,拿到订单后再到村经济合作社拿货,然后统一发货,真正实现了“零风险,零成本”。
  渚汀村村民张志忠因车祸双腿截肢,他的家在当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之一。如今开了淘宝店的他每个月都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摘掉了贫苦的帽子。
淘宝店铺116家
销售额1960万元

  如今,渚汀村的淘宝店铺的数量已经由最初的22家发展到116家,总销售额达1960万元,成功获得“中国淘宝村”称号。
  由于销售农副产品时间销售上的局限性,目前渚汀村正在探求跟一些工业化企业的合作,来弥补这一缺憾。相信,未来的日子里,渚汀村的发展不仅能带动本村村民脱贫,也将影响和带动周边更多乡镇的发展。
  “市局派出一名帮扶第一书记,在其背后的确是整个日照市公安局。为了有更好的帮扶效果,市局成立了以日照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丛培浩领导的‘智囊团’,前方第一书记实地考察,后方‘智囊团’出谋划策,真正为贫困村找到一个长期发展的好路子。”日照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尹鹏飞说,除渚汀村外,目前市公安局帮扶的其他2个贫困村也将按照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帮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