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神经外科
为一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机械取栓术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3日讯(通讯员 徐超 吕伟波 张莹莹 记者 郗运红) 近日,滨医附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机械取栓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滨医附院神经外科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患者,53岁,男性,因晚饭时突发意识不清3小时,伴恶心、呕吐和明显喘憋,被送至滨医附院急诊科行颅脑CT检查未发现脑出血及脑梗死灶。经神经外科会诊,考虑急性基底动脉血栓闭塞,影响脑干血液供应引起。脑干为生命中枢,患者随时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急需行介入取栓术治疗,疏通闭塞大血管恢复脑干血液供应。
  手术由神经外科主任李泽福带领的血管内治疗团队在积极认真准备后,历经3个小时紧张有序的介入手术,顺利将堵塞患者脑干血管内的血栓取出,恢复血流供应,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已进入康复治疗阶段。
  急诊取栓技术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AIS治疗已步入急诊取栓黄金时代。掌握取栓技术是提升卒中急救水平的关键。自1995年静脉溶栓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批准用于AIS,到2015年的20年期间,主要推荐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然而很多颅内大动脉栓塞(大动脉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不佳,血管不能有效开通,且大多数患者是超时间窗的,无法行静脉溶栓,新的血管开通方式一直在研究开发中。直到2015年,机械取栓技术尤其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的机械取栓术,可明显缩短血管再通的治疗时间,在最大程度降低急性大动脉脑梗死致死、致残率的同时,还能让部分患者恢复生活及工作能力,目前已经成为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治疗的金标准,得到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并在在全球掀起了同步化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滨医附院此次成功顺利实施介入机械取栓手术,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诊治,标志着滨医附院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开通血管方面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同步,越来越多的脑梗患者将因此受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