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借着英雄的故事,拍一部反英雄的电影,这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核心的初衷。对于看多了美国战争片,对其宣扬的爱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已经熟谙于心的观众来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提供了一个反向的案例,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英雄只有平民,对战争的描述,也是只有伤害没有胜利。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美国的口碑不好,纽约首映后烂番茄新鲜度为36%,评分为4.3,除了“格局小”、“故事简单”的评价外,可能还和该片冒犯了美国主流价值观有关。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厌恶,来自于这场战争把他们拖进了泥淖当中无法自拔,但反对这场战争不等于否定英雄主义,更不等于承认民众也是推动战争成为既定事实的组成部分。现在李安揭下了那层反思的面纱,对政客与民众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种一个都不放过的态度,会让坐在影院里的诸多美国观众生出一种不适感从头弥漫到脚。
反对英雄主义,就是反对战争——李安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拍战争片,这是罕见的逻辑,但李安确实用简单的故事证实了这个逻辑的合理与真实性。还属于青少年的林恩犯了错,作为免除惩罚的交换,他在父亲的运作下进入伊战部队,由于“在混乱中拥有冷静的头脑”这个特长,他在一场混战中英勇地去拯救队友“蘑菇”,“蘑菇”虽死,但拯救过程被记者遗落在战场的摄影机意外拍下,视频传到国内后林恩成了美国英雄。
林恩成为英雄是快速而意外的,而李安帮助林恩扒下英雄外衣则是沉着而缓慢的。在林恩回家、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以及战争现场回忆这三个场景间,李安不断转换镜头,把一名“英雄”的无奈与悲伤之路呈现在银幕之上。好莱坞制片人喋喋不休地想要为林恩所在的B班签约一部电影,打算投资电影的橄榄球队老板只肯用聊胜于无的报酬来换取B班的故事,看台席上的观众有的向B班送来套路化的敬意,有的则出言不逊……如果说B班在退场时遭遇暴徒袭击还不足以把队员们赶回战场的话,那么,与林恩有过亲昵关系且燃起林恩想要退役的愿望的美貌拉拉队队员则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与眼神把林恩决绝地推向战场,继续扮演“美国英雄”。
电影通过对比的方式不断地讽刺美国人对“英雄”的态度,一面是通过夸张、豪华的中场秀,用电视来制造并传播“英雄”的存在必要性,另一面则是无情地对待“英雄”,冷漠地把“英雄”当成满足虚荣的工具,用完之后一脚踢开。这一点在堪称重头戏之一的中场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整场表演按部就班地进行,观众在电视前看到的是震撼的演出,而李安的镜头却直白地告诉大家,这是一场机械的操作,幕后是忙乱的编排,在战场上机敏的战士到了演出活动中却变成了任人指使的傻瓜……在经历了这一番折腾后,B班战士达成了统一认识,和现实社会的荒诞相比,战场是规则至上的,不按规则来,就会死亡,因此B班战士才发出了“只有在战场上才是安全的”这样的叹息。
电影在中国打分较高,达到了8.5分,是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原因的,李安在电影中表现出了他特别东方化的一面,即对普通个体生存的同情与怜悯,对个体命运卷入历史洪流无力挣脱的悲伤与愤怒。李安在片中始终克制着情绪,被形容为拥有鸽子眼神的他,内心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深渊,他通过电影把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颤抖着捧了出来,这种颤抖可以在饰演林恩的演员乔·阿尔文那张年轻的脸上一览无余。在拍《少年派》的时候就有人认为,派是李安的情绪代言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林恩又何尝不是?李安能够拍摄那么多电影而不显得重复,正是因为他始终在挖掘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他的创作原始力量,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悸动,他的电影好看,恰恰是因为他擅长把自己的真实内心良好地刻画于银幕之上。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讨论的元素有许多,涉及家庭内部矛盾、亲情的珍贵与疏离、死亡与信仰的联系、金钱至上带来的庸俗等等,但李安在影片中融入这些,只是试图拓展电影的表达边界,只有一点是他想在这部电影中重点讲述的,就是反对任何名义的战争。李安在这部电影中传递的战争价值观,是不分正义与非正义的,他只批判战争的残忍一面,对所谓赢家与输家,并无立场。
可以这样确定,《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反战电影,只是它的反战思维不是过去时的,而是当下的未被知觉的,甚至是建立于未来人们对战争的整体态度之上的。尽管在观赏性上面有所不足,但它肯定不是一部平庸之作,如果真正懂得李安,就会明白他想在这部电影中说些什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