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帮他们找找家吧 
枣庄平均每天就要救助5名走失人员
2016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坐在救助站大厅里的走失老人。 记者 秦政 摄
     “找到了!是济宁五里营的!”11月16日上午,位于薛城区的枣庄市救助管理站传来了兴奋的声音。在救助站大厅里,齐鲁晚报记者看到有三名走丢的老人,而其中一名老人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刚刚找到家,正在进一步核实。让记者吃惊的是,枣庄市救助站每年救助的走失人口约有2000人,平均每天就有5人被救助。
  文/片 本报记者 秦政

好人难当,
无法寻得个人信息

  在救助管理站大厅,三名老人都是精神或智力有缺失的,其中一名女性甚至无法开口说话,这更是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犯了难。稍好一点的能说出自己的姓名,记者在和他的交流中得知,老人姓孙,是由派出所民警送到这里来的。记者问老人家在哪里,老人只回答在山东中间,叫“五菱”(音),其余一无所知。就是凭着这些蛛丝马迹,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老人的家乡。救助站王站长介绍,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走丢的人,像这名老人通过听口音就可以大概确定是济宁附近的,加上他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就通过信息查询系统查询信息,并且和济宁救助站联动,确定了老人家是济宁市五里营街道的,了解到这些线索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核实、送老人回家了。
  据了解,像孙老这样可以说出自己姓名的并不多,那些无法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甚至无法开口说话的,就很难帮助他们回家,更有少部分人并非走丢,而是因为智力或者精神方面的问题被家人抛弃。每当有走失人员送到救助站时,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安检和询问,并且查看他们身上是否有可以提供个人信息的物品,比如纸条、手环等,但是往往他们家人会忽视掉这些细节,身上可以提供信息的物品少之又少。
失智,
是走丢的主要原因

  民政部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在今年10月9日(重阳节)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全国走失老人每年约有50万,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约为1370人。枣庄市救助管理站的王站长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走丢的人年龄集中在30岁以上,以5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而精神问题和老年痴呆是走丢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每年枣庄救助站救助的走失人口约在2000人左右,而他们来到救助站的渠道也有很多,有公安局和民政局发现送来的,也有公安部门通过打击传销团伙发现的别骗人员和被拐卖人员,救助站也会上街进行巡查,甚至有自己流浪在外无法返乡寻求帮助的人员。公安部门找到的如果精神状态正常,往往可以直接送他们回家,而那些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的,就会送到社会救助站。
天冷了,帮助一下
那些找不到家的人吧

  王站长介绍说,这些帮助流浪人口回家的好事,实际也是暗藏风险。“有些人由于精神问题,往往会出现突发的暴力倾向,前一段时间我们救助过一名安徽的女士,由于他各方面表现都很正常,我们就派了两名女同志护送她回家,谁想在半路突然发病,抓住工作人员的头发就开始打,我们只能不断躲闪不能还手,最后还是寻求的当地警察的帮助才成功把她护送到家。”王站长说。
  据了解,为了取得这些流浪人员的信任,救助人员不佩戴任何防护设备,而且他们没有治疗和约束权,只能一边把那些找不到家和精神状态不好的人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一边继续为他们寻找家人。有的把病治好了就会自己想起来家住哪里,而治好病仍然不知道家庭住址的,只能送到社会福利院继续进行救助。
  王站长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也在不断加强对这些走失和流浪人员的关注,但是仅仅是政府和救助机构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天气渐渐转冷,如果在路上遇到找不到家的,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救助管理站电话4412963。如果您家中有老人存在走丢隐患的,请在他们的衣服里缝上写有家庭信息的纸条,当您有家人找不到的,也请在报警的同时,去救助管理站或者民政部门寻求帮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