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克的“袖珍宝宝”长大了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妈妈”们呵护早到天使
2016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生妈妈”们呵护早到天使,每天要站立八九个小时。
     本报记者 李倩 康宇 通讯员 董体 韩伟杰
  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医疗仪器滴滴答答地响着,身穿隔离服的医生和护士不停地查看着即时数据,一个个危重的新生儿躺在保温箱里,他们或因出生缺陷住进来,或因早产而在此接受治疗,从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经历风险和考验,而NICU的医护人员,就是守在“天使”人生起点的“医生妈妈”,他们把生的希望和关爱带给幼小的生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最初的艰险。
  出生时仅重800克
28周早产儿顽强存活

  20日,已经9个月大的欣欣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探望曾经照顾她的护士们,孩子面色红润,小胳膊粗壮有力,根本想象不到他是一名出生时只有800克的早产儿。刚出生时,欣欣还不足28周,皱皱的身体,孱弱的呼吸,让妈妈魏女士心疼不已。
  “欣欣应该是我们医院近年来收治的胎龄最低的早产儿。”儿科NICU病区主任刘艳春说,孩子出生的时候只有800克,属于极低体重出生儿,最难度过的就是呼吸关,喂养关,幸运的是,经过抢救,孩子活了下来。
  “记得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医生马上给孩子进行了气管插管,进行早产儿特殊状态下的“温和”复苏,缺氧情况短暂缓解后,迅速转入NICU治疗。”护士长郭明星回忆说,刚看到孩子的时候,孩子皮肤就和豆腐一样软,不能有任何刺激。由于早产儿早期最容易出现早产儿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病、早产儿低血压、动脉导管开放、呼吸衰竭,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特别是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将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医护人员护理欣欣时特别小心。所有东西都要经过消毒,护士给他喂奶,是从0 .2毫升开始喂起,因为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极不成熟,稍不注意即可发生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所以感染的防治贯穿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
爱上孩子们
忙碌中体会快乐

  “对于早产儿的护理,必须是小心谨慎的,每个送到重症病房的婴儿,护士们都会对他们做吸痰、吸氧等一些措施,首先要保证婴儿生命的存活。”郭明星说,每天早晨接班后,护士们都先会给婴儿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婴儿呼吸是否顺畅,脸色是否正常,身体有没有发生异样,身体插的导管有没有移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婴儿翻一翻身,有时一忙一上午,休息时间都会忘记。
  “这些小家伙都很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我的一举一动都要为他们负责,每次打开保温箱,看着这些小家伙,当他们应声地动动手、伸伸脚,这才是让我最开心的时刻。”郭明星说。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高龄人群加入了生二孩的行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逐渐多了起来。“现在是二孩高峰,NICU早产儿明显增多,这和产妇增多有关,这些早产儿大部分是二胎宝宝。”刘艳春说,从收治的早产儿家庭情况来看,很多产妇在产前、孕期都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此,她提醒那些有生育打算的高龄女性,一定要及时做好怀孕早期的保健,检查身体是否符合生育标准,做好产前检查,生活健康,不抽烟、不喝酒,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凡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的孕妇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辅导、咨询等,使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此外,一定要走出误区,如果孩子是早产儿,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孩子同样可以健康发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