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权益类交易场所已达17家
2016年1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2月11日讯 (记者 张頔) 山东金改22条中提出,统筹规划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合理设计品种结构、数量规模和区域分布,促进各类要素交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经过3年的发展,在全省推开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已在石油装备、石油、铁矿石、大宗农产品、海洋产品等领域探索实施。截至目前,我省(不含青岛)权益类交易场所和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分别达到17家、7家,分别较2012年末增加5家和7家,上半年实现交易额334.2亿元。
  “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这是郭树清省长在金改22条中着重强调的。这在国内也是一个新事物,按照我的理解,就是用期货的理念服务现货交易。”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介绍,这就要求交易市场加强与期货交易所沟通对接,而金融办则支持和引导证券期货业机构参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
  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运营中与鲁证期货展开合作,期货公司的加入可以在品种设计和交易模式方面,充分发挥其熟悉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优势,为客户提供能与场内市场产品充分对接的个性化风险管理工具,满足他们的定制需求。
  该中心推出的“调期交易”模式,就诠释了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该如何运作。这种交易模式以实物交割为目的,汲取国内外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模式的先进思路,通过对90天后到期的合约进行交易,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丰富了交易手段,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满足了客户定价、避险、投资等交易需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