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花多赚小两千,她又露笑脸
像她这样高兴的,济宁还有6万人左右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产业扶贫,让很多人的脸上重现笑容。
     在冬暖式大棚里养花,一天能赚60块钱,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和照顾偏瘫的丈夫。因为多了一份收入,泗水县东泽沟铺村民张树荣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像张树荣一样,年内济宁将有6万人左右脱贫,超额完成省下达给济宁市3.6万人的脱贫计划。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赵洪嵩

学会种植技术
来年我也承包大棚

  “你看,这朵菊花表面凸出,开到三分了,现在采下来,运到北京正好开放。这一朵表面是平的,再过两天才能采。”泗水县东泽沟铺村民张树荣眼睛一瞄,就看出哪朵菊花需要采摘。
  弯下腰,她左手握住一支菊花的茎,拿着剪刀的右手轻轻一剪,一支菊花就完好无损的落到她手里了,而且脸上挂着笑容。 
  以前的张树荣可不是这个样子。三年前,丈夫出车祸偏瘫,一个人照顾上学的孩子和偏瘫的丈夫,脸上没了笑容。后来,村里将一家人纳为贫困户。现在张树荣在冬暖式大棚里打工,一天60块钱,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和照顾丈夫。 
  今年2月份,东泽沟铺村利用3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村里建了4个冬暖式大棚。3月份大棚建好后,村里经过多方考察,认为花卉种植在北方地区尚处初级阶段,潜力巨大。于是调整农业结构,和北京一公司签订承包协议,每个大棚每年1.2万元的承包费。承包费的70%用于贫困户的分红,剩余30%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及大棚基础设施维修。9月份,第一批菊花上市,村里为每户贫困户(包含2015年度已脱贫贫困户)每人分红500元。 
  “一个大棚一年可以种3茬,一茬能种3万株,一株8毛钱,去掉成本和承包费,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两三万。”张树荣说,“等我学会了,我也承包一个棚。”对此张树荣信心满满。 
  这种产业扶贫模式,是济宁市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利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施“种养加”项目110个,辐射909个村,其中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254个,带动贫困户7492户、15730人;实施电商扶贫项目9个,覆盖1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带动贫困户282户、669人;实施光伏扶贫项目265个,辐射1333个村,其中省定工作重点村344个,带动贫困户7288户、16457人等。
新设备运营后
熟练工每月多赚千元

  邹城市张庄镇的电子线圈加工项目,让贫困户既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又使劳动能力差、无法就业的贫困户有了一份稳定的保障。 
  加工车间设立之初,张庄镇协调西柳村免费提供场地,出资购置了简易加工工具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明确专人与威海临海电子厂联系对接,免费将加工原料从城里运送到车间统一加工,再免费将成品送回电子厂结算费用,共吸纳了11名贫困户在此就业,每人每月增收300至500元。
  不少贫困户文化水平有限,手工加工成品合格率并不高。张庄镇又转变思路,与卞柳电子公司合作,公司提供加工原料和技术支持,镇政府出资3.5万元购置了10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加工设备,组建了一条小型加工生产线。机械设备租赁给卞柳公司使用,将租金发放给10户劳动能力差、脱贫困难的贫困户,增加他们的收入。新设备运营后,日加工成品约500余个,熟练后月收入可达1000元左右。 
  此外,其他各县市区积极整合人社、科技、残联以及农林渔牧部门资源,通过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按月举办精准扶贫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形式,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就地就近就业。 
  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6525人,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231场,通过市场推荐贫困群众就业7031人,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2810个。率先在全省开展“免担保、免抵押”创业贷款扶贫工作,已为57户贫困户发放创业扶贫贷款165万元。各县市区创新推行工厂进村、“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经营模式,将企业加工车间、卫星工厂建到村口,让群众务工不离村。全市有1491家企业在村级设立“扶贫车间”3361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7791人;227家企业设立“虚拟岗位”1890个。 
有这些兜底救助政策
贫困群众心里更有底

  济宁还创新突破多项兜底救助民生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群众负担,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全市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305—35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400元、4600元;对年内落实低保政策后、年人均收入仍达不到省定扶贫标准的贫困家庭,通过临时救助方式一次性补足差额,惠及新增低保扶贫对象5318户、9592人。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将“两项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惠及残疾人10.4万人次。 
  源头防控上,通过“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组织6215个保健医生团队,与全市所有因病致贫家庭签订“一对一”《重点帮扶协议书》,实行“个性化、点对点”疾病诊治和健康指导,帮扶贫困群众44万户次。在就医减免上,向贫困群众发放“惠民医疗卡”,对检查、治疗、住院费用优惠20—30%,已发放惠民医疗卡4022张,贫困群众持卡就诊18.24万人次,享受减免430.35万元。 
  出台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政策,由政府为扶贫对象代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惠及1.8万人,补助资金252万元;完善慢性病鉴定制度,将47种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对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的扶贫对象开展上门鉴定;实施“三降低、四提高”医保扶贫政策,慢性病门诊、住院起付标准均降低50%左右、报销比例均提高10%,取消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0万元。政策实施以来,全市慢性病人就诊3.5万人次,发生医疗费3314万元,报销2842万元;2.6万人次发生住院医疗费1.5亿元,报销1.2亿元,报销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 
  完善贫困对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供养人员个人自负住院费用1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全额救助,对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发放医疗救助资金9564万元,救助贫困群众2.3万人次,对158名重特大疾病贫困群众实施了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落实救助资金411.2万元。 

精准扶贫攻坚工程
  根据省定扶贫标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年内完成10.5万(非一年任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城市低保最低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最低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实现应保尽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