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两年败光“分家费”,如今夫妻携手奔小康
昔日混小子,如今家庭顶梁柱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王来国的超市中摆放着多种金钢山酒。
     24年来,王来国与妻子相伴风雨同舟。他从最初时的贪玩“败光家”,女儿生病拿不出一分钱,到辛勤奋斗拥有了自己的小超市。如今,收获丰硕果实的他不仅翻盖了新房子还买上了小汽车。

商家感言
  金钢山酒业130周岁华诞之际,代理商王来国说:“感谢金钢山十多年的支持与帮助,也祝愿咱们金钢山酒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带领我们发家致富。”

  文/图 本报记者 朱容均
 
女儿生病拿不出钱
混小子开始悔悟

  外面看着小小的门面,里面却有近200个平方。柴米油盐酱醋茶,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在邹城市峄山镇王来国的小超市中,妻子王五妮正笑眯眯的与顾客交谈着,王来国将摆在柜台上的商品擦拭干净,不时向妻子投去温暖的目光。
  “我们结婚20多年了,现在想想,那时还真是苦。”谈起曾经的日子,王来国放下手头的工作,倚在柜台上点起一根烟说,20多年前,24岁的他与妻子步入了婚姻殿堂。当时,在父母的帮助下,他经营着一个烧饼店。
  “当时日子过得苦,孩子感冒了打个针的钱都没有。”谈起年轻时经历的苦日子,王来国心中感慨万千。正如每个父母一样,父母不仅帮自己开起了烧饼店,还给了自己几千块钱的“分家费”。但那时的他不懂珍惜,每天除了喝酒就是和朋友出去玩,不到一年,就把父母给的钱花得所剩无几。烧饼店也靠妻子一人撑着。
  “当时大闺女1岁多时生了场病,根本拿不出钱来。”王来国说,那时打7天吊瓶就得300多元,家里一般都是有些粮食够吃就行,哪有什么钱。看着生病的女儿,可是自己一分钱也拿不出来,这让王来国懊悔不已。
老宅子上开起超市
生活越过越富足

  “卖烧饼、贩西瓜……我什么都干过。”为了经营好这个家,不再让妻女受苦,王来国什么都干过。最终,经过一点点的积累,王来国在老宅子上开了家小卖部。
  转眼间,20年过去了,他不断扩大自己的这间小超市。靠着经营小店,王来国不仅买上了小汽车,还将原本60多平米的店面,扩建至近200平米,成了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大超市。
  现在,早已奔上小康的王来国并不知足,他还凭借多年的“考察”做上了邹城当地酒水金钢山的代理。“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乡绅冯集义收购几家颇有规模的酿酒作坊组合为‘恒盛公’酒馆,传承了129年,现在又以孟子‘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精神,勇于担当,把儒学作为金钢山美酒品质的重要维度,以‘仁义、中和、忠孝、养气’为特色,底坚蕴厚,独领风骚。”说起自己代理的金钢山酒,王来国信心满满。在他看来,自己十几年前决定做金钢山的销售,绝对是超市经营路上做得最正确的一个选择。“这酒不仅好喝,而且这些年来酒厂从没欠过我一分钱。”他说,最吸引自己的是这酒水特别有文化底蕴,品一口回味悠长,就像他与妻子二十年来相濡以沫的这份真情一样耐回味。
  “跟了你,我从没有后悔过。”看着王来国忙碌的身影,已然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想着即将出嫁的女儿和越过越好的日子,王五妮由衷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