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大数据,雾霾也可精准控制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数据存储解决了
还得想好怎么用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沈浩,拥有二十多年的统计和数据分析经验。他认为,数据科学让我们越来越多地从数据中观察到人类社会的复杂行为模式。以数据为基础的技术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好好写微博,因为将来你的雇主在用你之前,会用微博来了解你的爱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任何行为都可能成为大数据。”沈浩说。
  “女性都爱看韩剧,这不用大数据分析。”沈浩介绍,大数据要挖掘出不能靠直觉判断,甚至违背直觉的东西,挖出的东西越出乎意料,越有社会价值。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博士指出,想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需要工具、经验和技巧。“采集大数据后要进行预处理、清洗,不同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数据库存储,不同的处理要求也需要不同的框架。”张云泉介绍。
  永洪科技高级副总裁王桐认为,现在很多企业费了半天力气,考虑数据平台的搭建,却缺乏契合业务场景的应用。数据放到库里,遇到了没人访问的尴尬。“我和企业、政府沟通时,问他们这些大数据的价值产出有没有符合预期,得到的答案并不乐观。用大数据来做什么?这个问题没想清楚,就没有了大数据的变现通道。”王桐说。
  看中了用户的这部分痛点,永洪科技用五年时间打造了一站式数据应用构建平台。“这个平台就像是一堆积木,有极低的门槛和极高的易用性,让人人都能快速构建一个数据应用。”
不少商家
都是数据巨无霸

  济南移动信息化总监张喆介绍,山东移动有一亿零七百万用户,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用户在使用语音、短信、彩信、网络时,会产生通信数据。移动对用户的年龄、性别、行业甚至在哪里上班的身份数据了如指掌,用户用的什么终端,什么时候更换终端,终端里下载了什么应用,使用程度如何,都会被记录。在行为数据方面,移动可以知道客户处于什么位置、移动轨迹和速度。
  “今年6月,高新区万达影城开业,济南移动与公安部门、万达商场联合,对可预见的问题提前进行部署。我们综合了一些商场的历史开业数据,建议把热能点放在角落,最大限度提高人群流动能力,并在周边进行更合理的警力部署。”张喆介绍。
数据流通交易起来
才能产生价值

  上周发生的雾霾,让人记忆犹新。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副总裁张微认为,雾霾不是不可以治理,比如北京的阅兵蓝、APEC蓝就是个例子,但付出的代价是上万家企业停产、车辆限行。“未来通过大数据,可以对污染进行溯源管理,对污染实时监控,实行阶梯电价油价,对污染企业进行惩罚,对好的企业进行奖励。甚至计算出关掉几家企业,PM2.5会在50-60之间,达到对雾霾的精准控制。”
  张微介绍,现有的环境信息采集和检测手段无法满足大范围的实时检测,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不愿意及时公布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所以,获得可靠、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将成为环境监管和治理的首要任务。
  “这个工作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目前,数据的获取还是有限的,需要政府的数据开放。要有既懂大数据又懂环境的复合型人才,还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张微说。
  浪潮数据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国丽认为,人类已经积累了800万PB的数据,但遇到的一个尴尬是没有数据可用,很多数据沉睡在数据仓库里。“要去释放数据,数据要交易、流通起来,数据的共享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不同领域的数据也要进行碰撞。”国丽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