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文债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侯严峰
  2013年1月。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保健病房。父亲罹患重症,已经卧床治疗多日。
  一天,我和大姐在病房陪护父亲。病痛的折磨,使得本就羸弱的父亲更加消瘦,以往清癯的面颊变得蜡黄;平时就少言寡语的父亲,在病榻上默不做声,对我们的问话,也只是有气无力地点点头或是摇摇头……
  不料,这天晚上,只喝过几口果汁的父亲神情却出人意料地清爽起来,竟然与我们聊起了古体格律诗。还说,一直惦记着写一篇胶东著名人物仲曦东的文章,文章已经打好腹稿,入院前开始动笔,却没能如愿完稿。
  年少时,我便从父亲那里知晓了仲曦东的大名。
  仲曦东是龙口人,开国少将。后来,他转业到外交战线工作,曾任我国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仲曦东主导的著名的“烟台谈判”。1945年10月,仲曦东任烟台党政军民统一行动委员会书记。当时美军舰队企图在烟台登陆,还无理要求我军撤离烟台。仲曦东动员全市军民坚决反对美军舰队的侵略行径,并以我军将领身份,登上美舰谈判,强烈要求他们立即撤离烟台。结果,美军舰队灰溜溜地走了,国内外舆论一时大哗,从而成就了仲曦东将军在胶东的美名。
  抗战初期,仲曦东曾以教师名义在龙口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是我母亲的老师;父亲与仲曦东相识,则是20世纪50年代在烟台市委宣传部工作的时候。虽说仲曦东比父亲年长13岁,两人以前未曾有过工作交集,但他们初次晤面便一见如故。后来,彼此熟识了,父亲也跟着母亲一起称“仲老师”。
  一度担任胶东《大众日报》总编辑的仲曦东饱学且平易,给父亲留下深深的印象。仲曦东也常常牵念着父亲,每次到烟台,都会像久别的老友一般,与父亲促膝长谈。至今,我家还珍藏着仲曦东给父亲题写的一幅墨宝,“出污泥而不染”六个大字游龙般一气呵成。
  1983年,仲曦东最后一次来烟台,临别的头一天,还特意叮嘱父亲:“明天一起拍张照片。”
  1984年仲曦东病逝,这张照片就成了父亲永恒的纪念。
  在报社、宣传部等岗位做了几十年领导干部的父亲,即便已经到了生命的“倒计时”,心中念想的还是为尊敬的师长“立传”。每每思及,不胜唏嘘。
  更让我们悲戚的是,父亲从入院到去世的二十几天里,只有这天晚上神志比较清醒,之后便陷入轻度昏迷状态。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遗言,抱憾的却是欠下的那些“文债”……
  曾任胶东军工局兵工研究室主任的王旭九是一位真正的“三八式”,解放战争时期荣膺“华东人民解放军特等人民英雄”等荣誉称号,此外,他也是父亲十分钦佩的技术型老领导。这位“三八式”老革命利用当地资源,用“土办法”研究制造出了硫酸、硝酸、硫黄和无烟火药、甘油炸药。1943年,胶东军区13团就是用兵工一厂制造的烈性甘油炸药,炸毁了号称“鲁东第一大碉堡”的日军蛇窝泊据点,一举全歼守敌。为这样一位老革命撰写回忆文章,是父亲的一桩宿愿。可是,父亲书桌上一页页“花脸稿”并未成为铅字。我想,这并非延宕,而是追求完美的父亲对再现王旭九革命战争生涯的认真态度。当然,对父亲来说,这又是一笔未了的“文债”。
  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里,父亲先后在胶东军工局所属兵工厂、军工局宣传科工作,有机会接触并熟悉不少赫赫有名的胶东军工的风云人物。父亲常常回忆起那些历历在目的峥嵘岁月,也一直筹划着把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写下来,让这些红色记忆延之后世。
  整理父亲的遗物时,不经意地发现了一份洋洋万言的打印手稿,标题是《许世友将军与胶东兵工》。展读文章,曾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扶持军工发展壮大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历历在目、恍在眼前……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电影《红日》中这首脍炙人口的插曲,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作曲家萧珩的代表作之一。1946年,15岁的萧珩成为胶东军区文工团小提琴手的时候,就与父亲在一起。解放后的三十多年,他先后为《苦菜花》、《咱们的牛百岁》等影片创作了插曲。后来,不论来胶东农村体验生活,还是出差到烟台,萧珩都会到家里看望父亲。
  1988年,57岁的萧珩英年早逝,父亲十分悲痛,专门为他写了一篇追忆文章,还作了一首《吊萧珩》的诗。
  父亲离休后不久,就南下武汉、成都等地,探访当年胶东军工局的老军工,抢救性地搜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素材;后来,又联系老军工组建了胶东兵工史征辑委员会,邀请散住在各地的七十多位老军工来胶东踏访故地。几年后,一本厚厚的《胶东军工史料》终于完稿付梓,成为研究胶东军事工业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史料。不易的是,不会上网的父亲,面对浩如烟海的史实,只能采用传统的方法,一点一滴地去挖掘、印证和撰写。
  按常理,所谓文债,是指作者应允为他人作文而未兑现的失信行为,而父亲所欠的“文债”,却都是自主写作且发乎内心的一种无可推卸的责任!
  从盛年走向暮年,父亲把每一次思考和写作都看做对往事、故交的真诚慰藉,所以,这些“文债”从没有人追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生笔耕不辍的父亲欠下的“文债”,是永远也还不清的……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