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故意伤害积案,17年后双方释然
捅刀的积极赔偿被取保候审,被捅刀的反思自己有过错在先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威海12月27日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夏旱雨) 26日上午,捅刀伤人的刘某、被捅的马某一起到公安环翠分局刑侦大队送锦旗。案件双方当事人携手这种事确实罕见。这事还得从17年前说起。
  1999年,26岁的刘某带媳妇从黑龙江到威海谋生,在大世界摆水果摊。那年,马某42岁,也从外地到威海谋生,也在大世界摆摊卖水果,虽不熟识,但两人互称外号,也相互帮扶,关系倒也融洽。当年10月1日下午,刘某出摊,马某早已开了张。这里的摊位并没划归个人,大家约定成俗谁先到谁就用。马某多占了一块摊位,刘某让他挪挪车,醉酒的马某没好声气,双方骂骂咧咧吵了起来。身强体壮的马某和继子周某联手打跑了刘某。
  不多时,刘某再次回来,双方又是一顿打,打斗中刘某操起水果刀,冲马某爷俩一顿乱捅,撒腿就跑,这一跑就是17年。马某父子后被诊断为重伤,刘某也成了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嫌疑人。民警多次走访,汇总所有信息就两条:刘某、东北人,具体姓名、具体家庭住址无从知晓,案件成了悬案。
  今年1月,本案再次被列入侦破议程,民警开始又一轮走访,获得线索确认了刘某的真实姓名、漠河人,将其列为网上逃犯。民警联系漠河警方,得知刘某多年来一直老实本分,便请漠河警方说服刘某自首。
  12月23日,刘某在家人陪同下到威海向环翠警方投案。此时马某也没了什么怨恨,两人见面,虽略有尴尬但还是寒暄几句。律师见证,双方很快谈妥经济赔偿协议,刘某一次性赔偿马某26万元,刘某被取保候审。对双方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嫌疑人:“能笑出来了”
  当年捅伤马某父子后,刘某摊子也不要了、房也没退,拉起媳妇就逃,辗转烟台逃回漠河老家。在老家藏匿3年,为生计又不得不外出谋生,“这些年,就跟没见过太阳似的,见人都躲着走。”刘某说,“见警察怕,见保安也怕,只要是看见穿制服的,就觉得人家来抓我。”
  这些年,刘某都是摆路边摊卖水果、蔬菜,不敢进企业,直到2008年刘某才跟妻子生了孩子,“就是害怕,万一我哪天被抓了,孩子就没人管了,所以一直不敢要。”
  今年,警察找上门提及他伤人的案子,刘某才知道没躲过去,他决定不再躲了,“这17年不是人过的日子,不躲了。这回自首后,警察处理得也很好,我感觉没啥压力了,也能笑出来了。”
受害人:“话赶话”惹的
  作为受害方,马某也认为“当年就是一时犯浑,就一点破事,根本不值得双方付出这么大代价”。
  已59岁的马某看开了很多,“头几年我还老挂念着这事,后来也想开了,我们抢了人家的摊位,也是我们爷俩先打了人家,挨捅了也不得不自认倒霉。”此次旧事重提,马某也觉得这原本就是一起“车对车,话赶话”惹出来的事,“没啥仇,没啥怨的,我遭点罪,他糟践俩钱,这事就这么结了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