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同乐 异彩纷呈枣庄公园、青檀寺、大宗村同时举办花灯会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记者在市中区人民公园、峄城青檀寺景区、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同时看到,各有特色的花灯正在紧张制作中。据悉,今年元旦、春节、正月十五期间,枣庄电视台联合市中区人民公园、峄城青檀寺景区、滕州大宗村共同投资200多万元,分别举行迎新春·庆新年花灯会。
  枣庄电视台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将花灯会这一节日民俗由城市进一步引入更多旅游景区和广大农村,将在更大范围上满足城乡居民的节日文化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是电视台多元化开拓发展空间的一种新尝试。
  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赏花灯,起源于汉朝,历史悠久,成为中国最为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枣庄举办大型花灯会,是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在原枣庄煤矿(现为新中兴公司)开始的。当年的枣庄煤矿院内,首次花灯会真的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尤其是枣庄煤矿机电技术工人制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流动的电车”等新型花灯,将光、电、机械技术应用于花灯制作上,更让人耳目一新。之后,枣庄公园开始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举办花灯会,并逐渐将花灯会时间由正月十五向前延长到春节开始,正月十六收绾。今年,枣庄的花灯除台儿庄古城、市中区人民公园等部分旅游景区和城市公园外,进一步向城乡广大地区延伸,花灯会的时间也由正月十五向前提至春节、元旦开始,将为城乡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赏灯、猜迷语、展民俗等传统娱乐活动舞台和丰富多采的文化大餐。
  更让人眼亮的是,全市各区市的花灯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特色、内涵、历史和创新。市中区人民公园突出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以传统灯制作为主,将节日的喜庆、祥和、团圆、热闹尽情展现给观众。
  峄城青檀寺景区举办的“首届万亩榴园·匡衡故里花灯会”, 将石榴元素、匡衡故事、佛教文化引入花灯文化内容,在品种上既有传统工艺灯,也有近年来新兴的LED“光雕”灯。12月23日晚上,记者在这里看到,景区大门是一座艺术灯门,红红的颜色格外醒目;进入景区,人行道上空,由一个个红伞组成的LED“光雕”灯,充满了无限的诗意,路两旁的一个个欢呼跳跃的“榴娃灯”,向游客展放着榴园人民的热情;青檀湖内的大型“龙船灯”和湖西岸的“匡衡故里·万亩榴园”灯,将中国的龙文化、峄城榴园的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蝴蝶谷里“飞舞”的180多只LED彩色蝴蝶,配以岩石上的LED“瀑布”,多情而又迷人;卧佛寺前的“匡衡故事”,岳飞养眼楼前的“岳飞抗金故事”,报国塔前的长40米的“佛教故事”等组灯,则是爱国精神、文化求索和佛教文化的辉映。
  走进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占地400多亩的宗泽园,这个中国孝心第一村、全国百强村、文明村的形象,再次让记者们刮目相看。大宗村居民大多是南宋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宗泽的后人,建此园正是为了纪念祖先宗泽。宗泽园主门由主楼三层、配楼两层的仿古建筑组成,进入园内,迎面立着一块长12米、高2米的“天下第一卧碑”,碑的前面刻着“宗灵永昭”四个篆体大字,碑的北面记载着宗泽保家卫国、抗金御外的英雄事迹,碑后是广场,广场两侧是12个盘龙柱,很有气势;园内有铭心湖,湖的中间和四周有“进士桥”等20多座小桥,有儿童乐园、茶社,有七级报国塔、九龙壁、拘金亭、传艺亭等亭台楼榭。大宗村第17届花灯展便在这里举行。记者看到,今年的花灯会以LED“光雕”灯为主,配以传统的民俗灯,一条“金龙”灯已基本制作完毕,即将入水,一条60多米长的LED“光雕”长廓,让人犹如在时光中穿越,许许多多的动物型、荷花型LED“光雕”灯,将宗泽园扮出了崭新的文化品位,扮出了多彩的文化内涵,扮出了美的时尚潮流,扮出了一处又一处精彩…… 
         (蒋平 秋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