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轮椅少年”有爱不孤单
刁镇中心中学学生胡庆昊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立志从医
2016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同学们经常簇拥在胡庆昊身边。
     他叫胡庆昊,今年14岁,是刁镇中心中学的学生。圆圆的脑袋,一副大大的眼镜,脸上总是挂着宠辱不惊的表情,端正地坐教室一隅,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虽然患有疾病双脚无法站立,一直坐着轮椅上学的他却从未感到过孤单和寂寞。在初一(1)班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中,他被师生亲切地称为“轮椅少年”。
  文/片 本报记者 支倩倩
    通讯员 孙义    
求学路上
有群“中国好同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儿时的胡庆昊健康可爱,尽情享受着童年的幸福,可谁也没料到病魔正悄无声息地向他靠近。5岁的时候,因为得了一种叫Dun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病导致肌肉萎缩,双腿不能动弹,丧失了行走能力。从那一年开始,胡庆昊只能每天坐在轮椅上度日。
  时光流逝,轮椅上的胡庆昊渐渐长大,不知不觉从“轮椅儿童”变成了一名14岁的“轮椅少年”,并成为刁镇中心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刁镇中心中学,校园里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画面:上学时,胡庆昊乘坐的车会准时停靠在教学楼前,紧接着,任俊杰、巩恩浩、王照煦、索家浩等几名男生从教学楼里走出,合力将他簇拥着推进教室;课间的时候,同学们推着他去洗手间,或者去操场呼吸新鲜空气;吃午饭的时候,先给他盛好饭菜,端给他吃;上体育课,怕胡庆昊在教室里孤单,就把他推到操场边观看;下午放学时,几名男生再合力将他簇拥着推出教室。
  “刚开始走进刁镇中心中学时,内心很自卑,一度产生厌恶上学的负面情绪。但现在不一样,因为我有群好同学陪在身边,慢慢地喜欢上了初中的生活。”胡庆昊告诉记者,求学路上能遇到这样的好同学,他感到很幸福。
爱心传递
是最好的德育教材

  相处了几个月,同学之间已经熟悉了很多。索家浩是胡庆昊的同班同学,也是负责照看胡庆昊的同学之一。“刚到学校那会儿,可能因为有些自卑吧,怕我们不跟他玩,所以他话不多。”索家浩回忆。在生活中,同学们是胡庆昊的好帮手,而在学习上,他又成了同学们的小老师。据了解,胡庆昊的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每逢同学们遇到问题,胡庆昊就会成为大家争着想要的“小老师”。“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只要他能解决的,一定会耐心地讲解直到同学弄懂为止。”索家浩告诉记者。
  为了让胡庆昊更好地放下心理负担,班主任张红军专门安排了一套“爱心方案”,由一些同学轮流照顾他,也让他们拉近彼此的关系。耳濡目染,班里的男生女生都开始关心胡庆昊。下课了,大家围着他坐下来聊天,主动帮他挪挪脚,让他坐得更舒服一些。感受着同学们的关爱,胡庆昊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这些学生本身也还是孩子,平时都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在学校里,他们却在照顾着自己的同学,这是最好的德育教材。”刁镇中心中学副校长张波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胡庆昊学习,学校为他选择了一楼最靠近洗手间的班级,启用了多年未使用过的厕所,并特意抹平了洗手间台阶,拓宽了进出门。经济上,学校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多次为胡庆昊争取助学金。
怀励志梦
梦想将来当医生

  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胡庆昊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阳光和快乐、友谊与真诚,从而更加坚定了求学的信念。
  “我的今天,来源于爱我的家人、同学、老师。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生活不会这么快乐。”胡庆昊告诉记者,命运虽然待他不公,却也让他懂得了活着的意义。阳光总在风雨后,他一定会好好学习,梦想当一名医生,为像他这样被病痛折磨的人们解除痛苦,带来希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